现在的年轻人很喜欢谈论爱情,以前老一辈的人有爱情吗?
今天父母又吵架了,母亲哭着跟我视频,向我控诉着父亲的种种不是,以及她心里的种种委屈,我只好耐着性子听她讲完,讲完了又会跟我说:你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身体,我和你爸爸挺好的,不要担心。
母亲跟我视频不是想我去给她主持公道,更多的是想让我听她倾诉,倾诉完了她的气也就消了,气消了她跟父亲又重归于好了。
父母的婚姻是包办婚姻,即两个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双方的父母在一起商量好了,两个人也就有了婚约。
两个人是否喜欢对方?两个人的性格是否合适?在当时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一个人到了嫁人的年龄,于是父母就给他们配成了一对。两个人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就算有了家。
没有所谓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结婚典礼,两个人平平淡淡地走到了一起。母亲从来没有对父亲要求过什么金银细软,父亲也没有承诺过什么大富大贵。
结婚后,爷爷就和父亲分家了,分了两床被子、一口锅,土地、田地和山林。农村人饿了就在地里刨食,冷了就去山上砍柴,倒也饿不着、冷不着。
两个人勤勤恳恳地经营着自己的土地,不嫌远、不嫌地贫、不嫌累,再远的土地也要种上庄稼,尽管收获不尽人意。
父亲从街上买来桃树苗、梨树苗、橘子树苗,种在房前屋后,这都是我小时候解馋的水果。
母亲买来黄瓜种子、番茄种子、各种蔬菜种子,种在房前的空地上。黄瓜、番茄这类蔬菜成熟后,直接掰下来用水冲一下,就可以当作碎嘴。
后来我哥出生了,父亲开始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上先是做小工,接着做普工,后来做技工。去过北京,去过北京天安门,至今还保存着在天安门广场上拍的照片。
母亲则是留守在家里带孩子,每天带着我哥下地,一边刨着地一边看着我哥。母亲想把我哥给我爷爷奶奶带着,自己跟父亲一起去外面挣钱。奶奶身上有病,在我两岁的时候去世了,爷爷不答应,忙着种自己的地,还要照顾生病的奶奶。
后来我也出生了,哥哥带着我,母亲带着我俩,三个人留守在家,父亲在外打工。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父亲一年里面基本只有过年的时候在家里,所以母亲和父亲吵架的画面基本没有。父亲的印象是打工回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东西很多,里面有日常生活用品,给我们带的吃的、喝的、玩的。母亲常常教育我和哥哥:爸爸在外面挣钱很幸苦,你们要认真学习,这样才对得起爸爸。
母亲的印象是起一个大早,将地里自己种的红薯苗子扯起来,用风干的稻草捆成一把又一把,刚好够一只手抓住。天亮开了,就用背篓装着整理好的红薯苗子,一只手牵着我,两个人一大一小,去赶集。
从家里到集市上很远,我常常因为脚走疼了而哭闹,母亲还需要弯着腰背着几十斤的红薯苗子去集市上换钱。换来的钱需要购买粮食、油、盐、蔬菜种子……,剩下的钱可以给我买根冰棍。有时母亲还会在集市上买一袋肥料,一袋肥料很重,母亲需要在归途中找地方歇脚,等攒够了力气再继续往回走。
等我稍微大一点了,哥哥因为学业不好也辍学了。母亲终于跟着父亲一起,还有哥哥去外面打工了,我被寄养在舅舅家里面。
一年以后,父亲和母亲在城里租了房子,开始在县城里面打工,一家四口又聚到了一起。哥哥谈了女朋友,父母的争吵开始变多了。
母亲基本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父亲如果下厨做饭,那么说明今天母亲的心情不好。父亲把他挣的钱都交给了母亲,我和哥哥的家长会都是母亲去的,我和哥哥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买的,父亲的衣服都是母亲买的,脚上穿的袜子都是母亲买的……
母亲说话很快,善于表达,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记在心里,想说的时候可以把所有发生过的事情提取出来。父亲说话慢,往往母亲说了一大堆,父亲才说了一两句。
父母之间有爱情吗?应该是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