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壹默了然
1.
我的同事戚晓轩,生于江苏一个三线城市,14年前和女朋友一起来沪打拼,到如今,准确把握两次购房良机,实现了扎根上海的目标。
两人先是租了5年房,2007年有了孩子后,觉得长期租房不是个事儿。如果不想成为这座城市的过客,必须要有自己的房子。
那会儿上海的房价还没有现在这样高的离谱,夫妻俩咬咬牙拿出全部积蓄凑齐了首付,买下了闵行的一套二居室。
后来女儿上幼儿园,父母从老家赶来帮忙带孩子,二居室显得日渐拥挤。去年轩兄把二居室卖了,补了笔钱置换了套大四居,改善了居住环境,而且还是套不错的学区房。
幸运的是,这次他又踩对了点,换好房后,上海房价再次暴涨,一年之内,他那套房居然涨了6成。
轩兄感叹,如果当年没有买下第一套小房子的话,按现在的天价,可能他在上海就永远买不起房子了。
作为第一代移民,在上海打拼真的很辛苦,听了轩兄的讲述,我感觉就是一部血泪史。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在上海这样拥挤的城市,拿微薄的薪水贷十几二十年的款,去买一套房子。
轩兄说,一个人,要在一个地方扎根必须有一个自己的家。特别是有了孩子,买房成为他必须奋斗的目标。
他认为,如果自己当年坚持租房,每月大概至少支出2000元,但没有房贷压力,是可以存下一些钱。但这点积蓄逐年贬值,跑不赢通胀,更远远抵不上房价的涨幅。如果你想留在上海,要尽量买套房子,哪怕再小,毕竟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家,也就有了归属感。
其实,以目前上海的房价看,在上海一套房小千万很普通,也许一个普通上海本地家庭都可以实现。关键在于,上海本地人大多有福利房或拆迁房,或者是祖辈父辈留下的房子,所以,对他们来说,换一套房子也许不是很难的事。然而,一个异乡人来上海,在没有基础的前提下,只有靠买房早,和不停的置换才能实现财富增值,尤其是对于收入并不太高的群体。
老话说得好,安居乐业,你连住的地方都不能解决,怎么能好好的奋斗事业?在工作的时候,还要考虑明天是不是要交房租了,下个月的房租是不是又要涨了......你确定你可以安心打拼?
若你是单身还好,如果你已经结婚了,那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不买房怎么落户?以后生孩子,孩子学区怎么解决?没有户口,就不能上公立学校幼儿园,只能交借读费上质量差的公立或者私立学校,高考的时候还要拼你的居住证“积分”,否则你的孩子就没有参加上海市高考的资格。
买房只是为了有尊严地活着,不用寄人篱下,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走上一条相对轻松一些的道路。
还有,孩子成年后,想要娶个相对高质量的媳妇,工作稳定、拥有住房是摆在男生面前的两道坎。轩兄楼下的邻居也是外来者,考虑到这些,早早就给上大学的孩子准备好了婚房。
上海是出了名的单身狗聚集地,就算单身男女比例失调,几个女人抢一个男人,然并卵!找女朋友还是那么难,男生没有房子没份稳当的工作娶不到,女生高不成低不就不肯嫁。
也不能怪上海女人势利,全国都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这个年代,爱情还是需要面包来支撑的。
2.
很多人带着梦想来到这座城市,在这里奋斗了很多年,也逐渐爱上了这座城市,想在这里扎根,房子就成了必须品。
曾几何时,我们都在傻傻地等着房价降下来,等来的却是房价的不断攀升。
一位湖南朋友,从去年开始到处看房子,由于家里意见不一致,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及时出手,因此错失良机。今年房价疯涨,原先攒的钱连交首付都不够了。他灰心地说,在上海,10年前买不起房,10年后更买不起……
他只能继续租房住,然后在湖南老家买了套房子,打算退休后回家乡。然而,最让他头疼的问题是,学龄期儿子在老家成了留守儿童。
上海房价已经上天,房租当然也是水涨船高,而且不稳定,房东经常会变动,契约精神比较薄弱,不像国外租房也可以一辈子安然居住。很多人在公司看老板脸色,回家还要看房东脸色。
这位朋友5年来在上海搬了7次家,每次都是累的脱层皮。每次搬家,都觉得自己除了这个人,在这座城市一无所有。
但他还是选择留在上海,虽然上海的生活压力很大,上下班车多人多拥挤不堪,然而这个城市里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挑战,以及对很多世俗观念的打破,也能尊重与包容新的思潮,这些对年轻人还是很受益的。
他把省下的钱都用来投资自己,他说,从长远看提高收入比节约更明智。
3.
房子、户口、孩子上学、照顾老人这些问题对于许多尚未站稳脚跟的白领来说,都是必须要迈过的坎。
当这些问题无法解决时,有人会选择出国,此地不留爷总有留爷处;有人选择继续留下来奋斗,一定要在这个超大城市落地生根;也有些人会选择离开,回家乡或到其它二线城市。
有位湖北朋友,大学毕业后独自背上行李来到魔都。刚开始无依无靠自力更生,租房受过骗,买衣服到优衣库都嫌贵。到现在工资虽然不高,但工作已稳定,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可是他依然感到很累,没有归属感。看着周围的老乡们都接连在上海买了房,自己却没有买房的希望。不管日子怎么精彩,都觉得自己不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只是一个偶然的闯入者。
他说,当一个城市的大部分场所你都是消费不起的,你就不会有什么归属感。三年后,他还是选择去武汉发展了。
还有位安徽朋友,几年前在上海已经买了套房,可是越来越吃不消上海的快节奏。经过反复权衡,他觉得老家生活压力小,还能照应老人和小孩,享受家庭的温馨,幸福指数高。趁着今年房价高涨卖掉了房子,换取了500多万现金,回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他在老家花200多万买了套别墅,又买了辆50多万的车,还把儿子送进了当地的国际学校,剩下的200多万存进银行,找了份轻省的工作,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这世界上几乎每座大城市都有其优势,也有欠缺需要改善。虽然他离开了,但他依然感谢在上海生活的日子,开拓了眼界与胸怀,也增长了阅历,这些都是人生重要的财富。
他认为,年轻是种资本,大学生可以先在一线城市打拼几年,历练一下,如果你有天觉得累了,感觉待不下去了,可以选择去老家省会或其它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生活压力相对小很多,而且房价也相对低,城市交通又发达。
4.
也有很多人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其实不关房子什么事儿。所谓的房子归属感,那只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心理,中国人固有的房子情节而已。
很多年轻人对未来充满激情,怀着对大上海的美好向往只身来到了这里,刚来时意气风发,无限憧憬,觉得房子不是一切。
有位年轻的朋友说,“难道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吗?难道所有的一切都要跟房子挂钩吗?为什么大家总是要朝着房子看,这样活的是不是太累了?”
这个问题,作为过来人的轩兄是这么看的:“我并不是想要打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性和对未来的自信心,然而想和做,总是隔着很长的距离。”
上海的世界很精彩,但有三大拦路虎:房子、户口、子女教育,仅落户一项,就消磨了很多人的意志。摆在外来者面前始终绕不过去的就是房子,在有房子之前,一切都是空谈。
还有位朋友说,刚来上海我也很喜欢这个城市,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我也一度以为自己找到了那所谓的“归属感”,可是年龄到了,真到了谈恋爱、结婚的时候,人们问起的最多的还是:“你是哪儿人?户口在哪?在上海有房子吗?收入多少?”
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哑口无言,后来,他靠父母的积蓄支付了一套小房子的首付,靠自己的工资按月还贷,成了真正的新上海人。
他说,房子有时候真的是一切。如果你在上海没有房子,就算你操着熟练的上海口音,熟悉这里的大街小巷,掌握这里的风土人情,但是你在这里没有房子,没有户口,你在这里还要经常搬来搬去,你在这里永远都说自己是外地人,那么你所谓的理想、未来和归属感,又算什么?你终究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
5.
2016年上海房价高歌猛进,而且在涨价这条道上一路狂奔不回头。那些没有家庭财力支援的普通外来工薪阶层,仅靠个人工资在上海买房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若干年后,或许在上海买房的只有三类人:一是全国范围和全世界范围的土豪投资客;二是年薪过百万的高管;三是在上海有房的置换人士。
当下往往以经济实力作为社会地位高下的重要判断因素,房子甚至已经成为某种阶级身份的象征。虽然它未必合理,然而貌似这种现状在短期内也无力扭转。
在上海奋斗的你,选择去还是留,是基于每个人自身情况的综合考量。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新上海人,会结合自身的情况而定,留与不留都是正确的。
还有一类人,他们无论是自身素养和经济实力都很好,来上海就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他们不会认为在上海没房子就没归属感。
房子虽然是普通人资产配置的重头,但房子不是考量去留的唯一依据,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