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只有你可以改变你自己
最近看了一个泰国的走心短片《只有你可以改变你自己》。
短片里讲述了一个胖女孩的故事:
女孩生活在一个遥远的村庄,因为很胖,从小就遭到同龄人无尽的嘲笑和欺负。
“猪头!肥佬……”无数次,当女孩从噩梦中惊醒时,耳边总是回响着这样的嘲笑声。
为此,女孩很痛苦自卑,想要变漂亮,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女孩的奶奶告诉她:“村子后方山丘上,有个枯井。
有一个传说,无论谁用水把枯井灌满,玉帝就会现身,帮助他实现一个愿望……”
听完奶奶的话,女孩抹干脸上的泪水,蓦地升腾起无限的希望。
为了得到玉帝的救赎,她决心去把那口枯井灌满。
于是提上两只空木桶,迈动步伐,坚定地开始一遍遍挑水的路程。
从此不管别人如何嘲笑,也不论风吹雨淋,就算手受伤也不停下,誓要水满枯井。
终于到了井满水溢的那一天,女孩抬头高喊:玉帝你在哪里啊?
可空荡的山上,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身影。
以为又是一场梦的女孩,却在低头的瞬间,看到井水倒映出的清秀脸庞和苗条身材。
原来,在每天坚持挑水的过程中,女孩已经不知不觉变瘦了。
短片的最后有一句话:只有你自己可以改变自己,对的事,天天做。
说白了,就是告诉我们,要想让梦想照进现实,就必须行动起来,把自律死磕到底。
否则,你连自己都管不住,生活凭什么优待你?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自律?
自律概念
律己者律人,以律己而为范,以利人而为辅。律己者,律于己身,律人者律于他身,律己是为先,律人是为后,律己又律人是为善律良律也。
自律方法:
自律者,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善律己者,严于律己。律者,条例也,规则者也。自律是为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约束的相关条例规则,通过规则以约束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自律,是为律己。
贵在己知,贵在践行,贵在持之以恒。自律的内容可以很多,可以很宽,可以不太明确,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众多选择以及不断变化的变化,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自律规则不要过于具体,给自己一些随机应变的空间,而不要被规则所束缚,充分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与时俱进。
自律者,律己也。
然则律己,己知足矣,何必说与他人听。律己,我想大家都知道怎么做,关键在于是否践行,如何践行,能否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自当自律自强。
正如泰迪·罗斯福所说:“有了自律能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多少人羡慕着别人的身材与样貌,羡慕着别人的成功与精彩。
但是当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自我管理后,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
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地耗费生命。
简书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及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02
自律到变态的人,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话题:你认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点赞数第一的回答是:自律。
理由很简单,自律的人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种“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的安全感,才能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前段时间,被说多年花瓶的韩雪又刷屏,因为上了一期真人秀节目《女人有话说》,许多人纷纷对她路转粉。
为什么呢?因为她的高度自律,让她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活成了不少人期待的样子。
首先,韩雪的每日时间清单,就规律到令人咋舌:
七点半起床;
三分钟洗漱;
五分钟化妆;
……
所有事情都有严格的时间区间。
而这份清单也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节目中,头天晚上很晚到家的韩雪,早晨到点,闹钟一响,仍然一刻不耽误地就爬了起来。
所有的这些,她都雷打不动地坚持了十几年。
再比如学英语这件事,她可以每天坚持一边给自己做早餐,一边戴着耳机和英语老师通话交流英语。
甚至拍戏中途休息的时间也不放过,常常在片场也带着耳机学习英语。
印小天还曾在节目里说,韩雪是个“奇葩”,竟然在片场学英语。
正是这样的自律和努力,让她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也才有了她一段脱稿15分钟的TED全英文演讲,口语地道流畅、语法准确无误,让人折服。
值得一提的是,韩雪每晚11-12点的阅读充电时间,也一如既往地坚持了许多年。
节目中,谢依霖参观她的房间时,就在床头发现了一本英文原版的《演员的力量》。
蔡垒磊的《认知突围》里有一句话:“所有的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意思是,认知的高度才真正决定了一个人自控力的强度。
阅读,正是提升认知高度的最根本途径。
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高度的认知,并都坚持了无一例外原则。
韩雪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坚持阅读,造就了其成熟的认知能力,又反过来促进了其自律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蔡依林从不吃任何有油的食品,甚至有三年的时间内没有吃过米饭;
杨丽萍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舞蹈,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刘德华为了保持身材,几十年来都保持着每天一杯酸奶的习惯。
一旦你对某件事情百分之百地投入,那就不可能再有例外。事情已成定局,再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放纵如山倒,自律如抽丝。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放纵,对自己严格一点,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原则。
正是这样自律到变态的生活,让她活出了开挂的人生。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这样的规律:
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但有没有发现,大部分人都在自律的中期——痛苦期徘徊太久,以至于把痛苦当作是自律。
而当你自律到极致,你会发现:
自律能够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平静和享受。
因为你知道,自己在一天天地改变,自律已经变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
正如李开复所说:“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加完美。”
《少有人走的路》里有这样一句话: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
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律坚持到极致?
03
“关键20秒”,是自律的开端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说好要瘦成一道闪电,却总是忍不住多夹一块肉,因为世上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说好今晚不熬夜,10点就关灯上床的你,还是刷微博到了半夜,因为故事太精彩;
说好一个月内要读完一本书,结果书签夹在了第三页就再也没动过,因为工作了一天实在太累。
坚持的理由可能只有一个,但放弃的借口却可以有千千万万。
养成自律,首要的功课之一就是,破除找借口的倾向。
正如法国作家佛朗哥所说:“我们所犯过的错,几乎都比用来掩饰的方法更值得原谅。”
如果你有几个令你无法自律的理由,你就必须要认清,它们只不过是一堆借口罢了。
其实,要破除借口并不难。
心理学家肖恩认为,意志力是一个极其有限的资源,我们运用意志力越多,意志力就消耗得越厉害。
许多时候的借口,往往都是意志力不足导致的。
因此,要破除借口,形成自律,就要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真正的自律是建立在自知、自信之上的,不是盲目的自我压迫、自我批判。
知道自己每天能干多少事情,知道自己每天干完这些事情之后就必定会有收获,日积跬步,自然会一点点接近自己的目标。
但是如果只是呆板固执地一心想要做很多事,规划得不现实,自然做事也是乱的,认真也不会有效果。这就是自我消耗了。
在《快乐竞争力》这本书中,肖恩提到一个“关键20秒”法则,能够有效促进自律的行为。
他曾在自己身上做过一个实验:在21天里养成每天弹吉他的习惯,结果失败了。
他总结道,实验失败的关键就在于启动能量的“20秒”。
吉他被放在壁橱里,既看不见,也触摸不到。
虽然壁橱的距离并不远,但从卧室走到壁橱取出吉他这20秒的额外努力,却成了他弹吉他的主要阻碍。
曾努力用意志力克服这一障碍的他,只坚持了4天,能量就耗尽了。
后来,他把原本放在壁橱里的吉他取出来,花点钱买个吉他架子,把它放在卧室的正中间,使吉他变得触手可及,弹吉他的习惯便如愿养成了。
“20秒规则”的关键就在于,减少启动时间,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因此,如果你决定第二天要早起锻炼,又怕自己做不到,就干脆穿着运动服睡觉,并把运动鞋放在床边。
当你第二天起床时,必须做的就是翻身下床,把脚放进鞋里,然后出门。
启动一个积极习惯所花费的精力越少,习惯就越有可能坚持下去。
亚里士多德说:要成为优秀的人,我们不能只有优秀的想法和或者优秀的感觉,我们必须优秀地行动才行。
“关键20秒”,就是促成我们优秀行动的开端。
04
最后:
为什么自律的人,总是能够散发出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气质?
杨绛先生在她的《百岁感言》中说过: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
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这番话很好地解释了,气质,是怎样通过自律炼成的。
你是自律还是放纵,都会在你的谈吐、处事、举手投足间自然显露。
要修炼这样的气质,无论何时,都要能坚持要求自己,而不是刻意展现给别人看。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慎独”,意思是:
独处的时候,没有他人的干涉和监督,凭着高度自觉,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的事。
真正高级的自律,就是要能做到慎独。
不是把家里收拾干净的同时,却在离开酒店时留下一床的狼藉。
不管环境多么纵容你,你都要对自己有要求,保持自律的气质。
或许它暂时不能改变你的现状,但假以时日,它回馈给你的一定让你惊喜。
网络上看到一句话: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正所谓“做到极致,清风自来。”
愿每个人都能修炼出一个高度自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