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近20年前的一本著作,如今读来还很有借鉴意义。中美教育,在形式差异的背后,是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差异。10个问题,虽然不是系统的论述,但凡能学到一点,做出改变,便有价值。
【摘录】
定义上不统一,就会像一个没有定好调的乐队,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曲,奏(凑)不到一块,弹(谈)不到一块。
由于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很多人就又会从现实生活中的竹子回到现存的许多优秀的"样板"般的竹子国画中去。用理论性的术语来说,就是动力定式导致的定向思维。当孩子们以"像不像"来发问时,我们做家长或老师的也往往以"像不像"来回答孩子。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其实,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
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因此,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师道应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再加上"启疑"。
所谓提倡"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就是鼓励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
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把"教"变成了"训练",这是中国在贯彻素质教育时必须要改变的重要环节。创造性不能"教"
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
凡是能传给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而可以被他人重复的则一定不具有创造性。例如,绘画的"知识或技能"是可以从A传给B,又从B传到C的。
人的行为是有两元性的,即由"独立行为"和"角色行为"这两部分组成。
中国文化巧妙地把"我"分为"自我"和以角色出现的"我"。也就是人的行为的两元性:"独立行为"和"角色行为"。中国文化把"我"一分为二后,就推崇角色的"我",扼杀人本身之"自我";也就是说,鼓励"角色行为",抑制"独立行为"。
这种只重视角色教育而忽略对人自身的教育的结果,必然是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自主、重外在的纪律轻内在的能动。
其实,如果我们把"独立行为"和"角色行为"看成是两元,即一阴一阳的话,他们是相生相克的。阴阳需要平衡,总是压抑一元,扶持另一元,就会出现阴阳失调。按照中医的观点,阴阳失衡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
第1区我称之为"直觉行为",即独立――无意识行为。这是指那些正常的、可理解的、几乎是"本能"的反应。也就是说,那些无角色意识的、无预谋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
第2区我称之为"习惯行为",即角色――无意识行为。这是一种内在的、无意识的、无预谋的、不需经过深思熟虑的角色行为。
第3区我称之为"确认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这是一种基于自己的角色地位的社会确认行为,即经过深思熟虑的、有预谋的、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去达到该目标的角色行为。
第4区我称之为"自主行为",即独立的――有意识行为。这是一种不被角色规范所约束的独立的超然行为。
这大概就是文化冲突了。中国人喜欢让别人来鉴定自己行不行,美国人首先要自己看自己行不行。如果你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谁还会对你有信心呢?
路得靠自己去走,这个道理不算深,但真正理解不容易。
YOrk学院有一项政策规定,任何一门新课在第一学期都是临时的或者实验性质的。上完第一学期后,如果想要列为固定课程,必须经过几个步骤:第一是由授课的教授本人提出申请;第二是由听课的学生作出评价;第三是学院或系部指派有关教授去听课,并作出评价;第四是系部将学生和听课的有关教授对这门课的评价分发给全系的教师,然后全系的教师进行投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当一个人总是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这个人怎么能够"自我感觉良好"地selfrespect(自尊)呢?
教育的内容也可以概括为"真善美"三个方面。所谓"真"就是真实的事实,或者是能够被加以证实的科学知识;所谓"善"就是道德观念中那些善良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所谓"美"就是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中那些值得人们去追求或去欣赏的东西。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初级教育,我们会发现两者在提供给学生的环境上,各有许多不同之处。形象地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就似往那超大车箱里尽可能多地添加重物。而美国的做法则更像是不大考虑载重量,而是让车子"顺其自然"地往前跑,并时刻注意给油箱加油,让车跑得更稳、更快,后劲更足
平等是美丽诱人的,但它总是像海市蜃楼那样,给追求它的人留下一片荒漠。
不平等的三个永恒前提
第一,造物主先天造就的不平等。
第二,人类无法避免社会分工
第三,竞争行为的客观存在。
对待人的差异,可以有几种办法:
1.压抑强者,然后推助弱者去弥合差异。
2.解放强者,但同时推助弱者去缩小差异。
3.封顶不保底(设上限,不设下限)。
4.保底不封顶(不设上限,设下限)。
5.不保底不封顶(不控制差异)。
6.既保底又封顶(允许差异,但控制差异)。
在美国,家长打孩子是不合法的,孩子可以打电话给警察,警察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带走家长。但是在美国的不少州,学校体罚学生却是合法的,老师"适当"地打学生,也是允许的。美国有的私立学校曾以惩罚学生之严厉而出名。其体罚之酷并不亚于中国的私塾。
有了汽车,为什么人们还要练跑步呢?因为汽车是工具,跑步是能力。
在用收音机选择电台的时候,会碰到一个"临界点"的问题:当你把某个电台调节到最佳频率的时候,收听的质量是最清晰、最好的。但如果你再调过一点点,可能就会陡然出现刺耳的尖叫声或者稀奇古怪的噪音。关键是适度。"要计算技"指的不仅仅是要重视教授那些与数字有关的学科,主要是指培养人的能力,进行智力开发。中国教育在这方面是做得好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误导下,不适度地跨过了"临界点",于是乎就出现了杂音:计算技教得过量,压抑了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有意无意地以开发智力来代替培养创造力。这就是迷惑人的、似是而非的地方。中国教育对计算技的培养,是不是培养人的素质呢?是的,但培养的是应试素质,是用智力素质来代替创造力素质。因而反过来迷惑了人们对整体素质的理解,进而障碍了整体素质教育的开展。
效益,是中国改革的重大课题。要效益,就得砸"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