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繁华宏大的伦敦城市,扎迪·史密斯另辟蹊径,目光和笔触落在了伦敦威尔斯登区和非洲裔姑娘法图。
小人物是这么的平凡和不起眼,却最有可能成为文学中最迷人而难忘的部分。
《使馆楼》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在英国主流文化及中产阶级社群之中,努力寻找自我认同的故事。法图从家乡千里迢迢来到英国伦敦,栖身在这个富庶的阿拉伯人社区,为一个巴基斯坦中产家庭做住家保姆。
击球、扣杀,击球、扣杀……法图像一个羽毛球,永远在一个个回合之后腾空。羽毛球一次次与球拍相碰却不是归宿,无论是在主人家还是她偷偷去的游泳中心,都只是一个暂时停留的过客。在异乡的生活,法图一直在努力寻找着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
她尝试通过与雇主的关系寻找自我认同,对照着报章新闻和自身的处境,得出了“自己不能算是个奴隶”的结论。
她尝试通过与教友安德鲁的对话寻找自我认同,“我们生来就是受苦的吗?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生来就比其他所有人更容易受苦。”
她还尝试通过回溯自身的经历以求找到答案。
最后出乎意料的是,法图因为救助了主人家的孩子而遭到了解雇。仿佛是一个荒诞的因果关系,令所有人始料未及。法图却在最短的时间做好了所有的安排,正如她的信念一样:“你最好还是能自有安排”。
本就身处在底层的法图是个名副其实的弱势者,却始终坚强而自尊自爱。她的生存之道“你得自有安排”让她始终能够有尊严地度过在异乡的每一天。
扎迪·史密斯在《使馆楼》中巧妙地布下了许多贯穿故事始终的隐喻,在这个异域文化集合的社群里,有风格各异的建筑,有与主流文化相区分的他者文化,还有那座显眼并带有一丝神秘气质的柬埔寨大使馆。以及使馆里那永远看不见人影,只能看见来回地击球与扣杀的羽毛球。
有趣的一点是,全篇章节划分是以羽毛球赛的比分模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0-21的分数将故事终结。
“顺利成章地,我们都在纳闷,正午时分,这姑娘一直坐在湿漉漉的人行道上,她到底在干什么。我们替她担心。在威尔斯登,我们总是会想到最可怕的情形。”
画外音永远只能是画外音,而作为看客的“我们”则永远只能是个在一旁除了“替她担心”以外,什么都做不了的看客。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想帮你的人帮不到你,不想帮你的人却总会出其不意地攻陷你的生活。
所以啊,别忘了最重要的事——你得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