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与实践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二、今日分享
今天回家吃饭,一个人喝点小酒,随手翻翻手边的书,一本熊十力的《境由心生》。其中有一段甚有感触,自己就是熊老所说的只是小知,不堪大受者,记录下来以为警醒。
人必有真实志愿,方能把握其身心,充实其生活。如诸葛武侯所谓“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王阳明所谓“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人果能如此激发志愿,则胸怀广大,鄙私尽消。象山所谓“才一警策,便于天地相似”。诚非虚语。如此,则神明昭彻,而观物虑事,必能极其精而无蔽,综其权而不乱。其于读书也,必能返之己所经验而抉择是非,洞悉幽隐,曲尽书之内容而不失吾之衡量。故其读书集义,乃融化的,而非堆集的;乃深造自得的,而非玩物丧志的。如此读书,方得助长神智,而有创造与发明之望。若其人茫无志事,浑身在名利胶漆桶中,虽好博览载籍,增益见闻,要为浮泛知识,不可得真知正解,只是小知,不堪大受。社会上若只有此辈,其群必日益昏乱以趋于亡。故学者不徒贵读书而已,必先有志愿以立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