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印证班 1 班 10组第4封家书
日期:2023.10.18
姓名:郭宇宙
主题:《无为》
亲爱的良知伙伴们,大家当下好!我是郭宇宙,来自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青岛。
本次的家书分享本来想好了一个命题,计划用《漏水的杯子》谈一下对人生的感悟,可是忽然间在早晨上班的路上,收听了意公子关于无为的视频,让我暂放了先前的命题,就先跟良知伙伴们分享一下关于《无为》的命题吧!希望伙伴们多多给我责善!
无为的出处经过百度知道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无为指中国先秦时期道家思想术语。“无为”的态度用于政治的政策方针,政府无为,百姓自治;最后是事无事,为无为。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指君主不与民争。
无为是道家的大智慧,无为指的是不妄为,不违背自然规律,要放手一切的发生顺势而为,放下期待,放下执念。《道德经》第六十八章中讲:“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就是说:“圣人总是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而为,所以不会失败。圣人不执着于满足自己的私欲和执念,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所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也是要求我们要顺应道法自然,不去妄为,也就是无为的智慧。
无为不是要我们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的无所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的运行,不必去干预自然的运行,不做不必的事,但也必须去做“作为自然与社会一部分的你”遵循自然逻辑该做的事(无不为)。
无为即无欲。 学习阳明心学近四年,跟随博仁老师领悟了很多的圣贤智慧。所以感觉到无为就是要我们无私欲,顺应天理而为。“无欲则刚”,也是要求我们放下我们贪嗔痴慢疑,让内心变得刚强,才能更好的经营圆满人生,影响更多的人致得良知,让更多的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更加幸福,这也是人生中自己可以获得的真正的幸福。
生命的马拉松里,必定会有数不完的风雨磨难,面对一切的风雨磨难,当下可以“知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好好的修自己的那颗“无为心”,在风雨磨难中筑建道场,冶炼自己,一切顺其自然,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以无为心,行有为法,时机上天自由安排,就可以让一生含笑无憾!
郭宇宙敬呈
期待明天勾春薇老师家书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