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母亲河梁溪与京杭大运河交汇于 ,这里建有 阁,有一组先民们农耕蚕桑的浮雕,亭台楼阁,蔚为壮观。
京杭大运河经太湖流入无锡,穿城而过。梁溪河蜿蜒曲折,横贯东西,与南北流向的大运河呈十字交叉状。大运河之侧还有古运河,是春秋时期泰伯开凿的伯渎河。古运河畔,有一个千年古刹南禅寺,建于南北朝时期。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以南禅寺为起点,一条两公里长的水弄堂贯穿南北,水边商贾林立,满载江南风情。
泰伯是西歧周太公的长子,禅让王位,率众奔吴,在梅里建城从事农耕,兴修水利,种植水稻,无锡稻米飘香,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泰伯庙香火鼎盛,海外吴姓华人前来认祖归宗。
伯渎河边一群古窑,烧制城砖,平整光滑,是南京明城墙的专供砖。
之西有蠡桥架在梁溪河上,是为纪念春秋时期越国大臣范蠡所建。范蠡和西施功成身退,隐居在太湖的内湖五里湖,湖上有渔父岛和西施庄。范蠡与西施早舟晚歌,取鱼为乐。
蠡桥桥下的仙蠡墩,是先民们休养生息之所,垒石为居,击石取火,制陶狩猎,惠山上下,踏遍了先民们的足迹。
仙蠡墩往西,是梁溪河文化广场,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宋朝民族英雄李刚所建的梁溪居。李刚力挫投降派,力荐岳飞,青史留名。
梁溪河流至黄埠墩,由南向西拐了一个90度的大弯,直奔常州。黄埠墩是河中一个小岛,当年金兵押解文天祥囚禁于此。民族英雄文天祥宁死不屈,写下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着丹青照汉青。”
说起梁溪河,不能不提及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唐朝宰相李绅。
李绅自幼在梁溪河边生活,饱读诗书,官至一品,写下了著名的《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一个士大夫阶层的朝廷命官,能够体恤民间疾苦,直白地阐述农夫生计之艰难,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无锡是江南胜地,山水名城。锡山、惠山、雪浪山,梅里古镇、惠山古镇、荡口古镇,鼋头渚、三国城、灵山寺等五个AAAAA级景区,太湖、大运河、梁溪河,梅园、蠡园、寄畅园,还有众多的名人故居,荣宗敬、荣德生、荣毅仁,钱穆、钱伟长、钱钟书,小篓巷是无锡望族秦氏的聚居地。昔日的工商名城,今日的万亿俱乐部成员,人均GDP全国第一,一个“高、富、美、强”的新无锡标注在中国的版图上。
无锡地处上海和南京之中,京沪铁路和盐泰锡宜铁路在此交汇,东有碩放机场,北有江阴长江港,是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市内建有太湖博览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和跻身全球十大剧场的无锡大剧院,古老的梁溪河散发着古代文明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