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假,和同事出来吃吃喝喝玩玩,避免不了的,谈到赚钱这个事情,赚不到钱我们都很焦虑。
虽然我们都毕业才一两年,月入呢二线城市也过了万,但是每个人都要拿出一半的收入去还房贷,不像周围有的人,受祖辈荫蔽,手上N套房,月光也有地方伸手要钱。说实话谈不上羡慕,毕竟我们不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啊,现实一些,只是希望能把自己的日子开垦的更好。
我和这个同事一个学校的,前后脚毕业。学校背着个985的光环,但是扩招的厉害,我们各自的专业也水的不行,择业方面也并没有啥的优势,真的是因为钱,进了教育行业。别说,我们还真是“人民币”教师,呵呵。
谈到赚不到钱这事,不是矫情。干这行,尤其是补课机构,连续每天九个小时狂讲加课后服务,太耗费生命力,周围不少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走了。毕竟公司也喜欢便宜的新血液,贵的老人,还是创造那么些价值,但是分走的利润太多了。我们也担心出不了几年就被新陈代谢掉了,拼了命的找出路。
学历,本科真不够用,前些年都是老实人思维,好多赚钱的机会都没利用起来。我算是之前在学校也趁着某些机遇套了些现,愣是没有在这些部分深挖。索性机会还在,仍需努力。在这个行业,家长的资源真的不太能用起来,毕竟你就是一给孩子补课的老师,能给他带来多少资源呢?你对别人无用,资源就置换不起来。还是要趁着学历深造的时候再接触些领域接触些人啊,倒不是说融入什么什么圈子,毕竟精力有限嘛,但是校园内能变现的东西还是不少的,这些东西现在还有,放那不拿太憋屈,得回到校园,顺便把以前的老本行经营起来。
这个大时代,大富靠命,小富简单。我也在努力地尝试,增加自己的资产收入来源,目前已经有两三股固定的不费力的收入来源,可惜每种只能提供一两千的进项。写文也是才刚刚接触,希望能找到渠道,通过这个,不求大富大贵,只要每个月能多出个一两千的资产流入,我也满足了。资产流入方式越多,对于我这个志向不高的人,反而越稳定。当然无论副业有多少收入,本职工作还是要深挖的,教育行业仍然是越老越吃香,需要深入耕耘。我倒不指望“熬”出头,“熬”是没有任何意思的,拥抱变化,积极吸收新的东西,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落后。说实话,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增高以及家长们的素质提高,一到三线城市家长们在教育上的投入比重绝对越来越大,这是个刚需,我要努力在这个行业想办法喝口汤,无论什么方式。
当然靠坑蒙拐骗喝汤,只能收割短期的韭菜。想要真的扎根这个行业,必然要有全方位的提升,无论是理论上的提升还是实践上的总结。
碎碎念了这么多,焦虑来焦虑去,就这样吧,生活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