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起
原有认知:每天睡8小时是平均值,睡不够会犯困影响健康。
新认知:睡眠时间是因人而异,要找出自己的合适睡眠时间。
原理:人作为分化物存在体质差异
方法:尝试早起和早睡等,探索适合自己的睡眠期
2.熬夜
原有认知:不能熬夜,熬夜有损健康
新认知:熬夜前高效睡眠是可以让熬夜后也能精力充沛的
原理:睡眠的关键是质量不是数量,在一个完整睡眠周期内充分休息是可以达到高效睡眠的。
方法:有重要任务需要熬夜的时候用高效休眠方法熬夜攻坚
3.稀缺心态
原有认知:多工作是勤奋,省钱是节俭
新认知:稀缺心态让人变笨,让人急功近利
原理:人的心智带宽和注意力资源一样都是有限的宝贵资源,能够让自己
案例:急躁容易发火是急功近利的情绪导致,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心智带宽被对方优点捕获,稀缺心态会让人为了省钱牺牲健康。
方法:
不在健康饮食方面上省钱
留出主动休息的空闲时间
4.动机转移
原来认知:做事是为了从外界获得收益,要跟他人比较。
新认知:哪怕是外向成长也是可以把动力转向内在
案例:写作没有人看,没有点赞就有挫败感。其实可以把写作当成帮助自己成长的方法,只要写作能让自己学的更好就已经很好了。至于他人的关注和赞赏都是意外之喜。
例如跑步,如果跟他人比就会超出自我控制。但是把跑步当成眼前10米的追逐游戏,就会轻松很多。
例如阅读,可以看做是和智者聊天,让智者给你传输内力。
原理:人类天性爱玩,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进行动机转移,转移到自己可以控制的内在游戏。其实人生不过就是一场游戏,以玩乐的心态尽情享受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才值得度过。
方法:
把写作当成自己日行一善的功课
把健身当成给自己的生命游戏充值
把阅读当成解锁人生游戏的通关秘籍
5.放弃闹钟
原有认知:闹钟是辅助早起的工具
新认知:人有睡眠周期,不用闹钟也可以按时醒来,而且闹钟是最有害的工具,它直接中断我们的睡眠周期,导致醒来昏昏沉沉。
原理: 人的睡眠有1.5小时快速眼动睡眠和1.5小时非快速眼动睡眠。两者交替进行。所以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都会成为睡眠周期。完整的睡眠周期结束才会让自己神清气爽。
方法:关闭7点前的闹钟,尝试每天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