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周五晚上,我正在悠闲地看电视,母亲的电话打了进来。
“妮,周末有空吗?要是能行,明天早上九点我们去接你,你爸开车带咱们到南山景区游玩!”
我高兴地答应了母亲的邀请。
放下电话,兴奋的心情一时难以平静,竟不由得抚今追昔,回忆起从前——
“自己开车?”“春游踏青?”这些词语,放在四十年之前,哦,不三十年之前,在我们家的字典里绝对找不到!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我的中学时期,那时的我,或许刚刚开始懂事,或许刚刚开始知道要好,记忆里,那段时间的许多事和物,让我尴尬和不适。
就说吃吧。
那时候,家家户户常吃的食物是煎饼,上一顿是煎饼,下一顿是煎饼,今天吃煎饼,明天也还是吃煎饼。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喜欢不喜欢。
蔬菜,主要就是土豆和白菜。土豆好吃,但因为不耐储存,也只能吃一阵子。白菜还好些,能从整个冬天吃到春天。
有一年的初春,白菜也快吃完。母亲做了一些豆豉咸菜,和白菜混合着吃。
吃饭的时候,母亲把豆豉咸菜加热一下,撕进一点白菜去炖煮一会儿,然后我们围着那盘菜,就着煎饼,就那样吃完一顿饭。
到了下一顿,母亲又把上一顿吃剩的豆豉咸菜加热一下,再放进去一点白菜——豆豉咸菜很咸,一会儿半会儿吃不完——就这样,我们又凑合着吃完了一顿饭。
这样一顿一顿吃下去,吃到第十七天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向母亲提出了抗议。
但是母亲能有什么办法呢!
多少年之后,母亲看到上初中的孙女那高高的个儿,不无遗憾地提起当年,说假如当时我能吃的好一点,不至于长成现在这样的小个子!
印象里还有一件事,也发生在我上初中的时候。
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时,突然狂风暴雨大作,没有带雨具的我,狼狈地跑回了家。
吃罢午饭,准备返校时,新的尴尬出现,家里竟然没有一把完整的伞供我上学时用。无奈,戴上一顶草帽,我冲进了风雨中,等到达学校,我的全身衣服早已湿透。
当坐在凳子上上课时,我能感觉到从衣服渗进来的雨水,像一只只小虫子,在我的身体上四处游走。
以上这些,还仅仅只是我个人的、关于物质生活不丰裕的尴尬记忆,在父母的眼里,他们遭遇的困难事情更多。我隐约记得,我们家早先居住的老房子漏雨严重,父母省吃俭用,打算建造一所新房子时,却因工钱没有凑够,母亲一次次为难的哭泣。
后来,我们的生活渐渐发生了变化。
大约在我上高中时,家乡的农业种植模式发生了变化,由原先单一的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开始了生姜、大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劳作了一年的乡亲们,在第一年就有了丰硕的收获——那年生姜的回收价格,竟然有了几乎可以载入史册的15元一斤!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在当时,农民卖一小箩筐生姜的收入,几乎就可以搬回一台当时价值三四百元的小型彩色电视机。
几年后,当我从省内著名师范学府毕业时,母亲不无后怕地说,“多亏了这几年咱种生姜挣了点钱,要不,你这四年的学费咱都不知道怎么去攒呢!”
后来,我们姐弟几个相继毕业、立业成家,父母终于可以轻松一回。
几年前,在铁矿上班的父亲退休后,回到了村里。考虑到家里老房子没有暖气,于是,我们姐弟几个帮衬着父母在城里买了楼房。
如今,二老冬天在城里有暖气取暖,其余季节回到村里,继续伺弄着菜园,养几只家鸡和鹅,主要供自己家人食用。
去年,喜欢游山逛水四处钓鱼的父亲,买了一辆新车。闲暇时,父母二人也会报上旅行团,去桂林、云南,看看远方的秀山丽水。
今年春节,一家人相聚闲聊时,不知怎么的聊起了原先的生活种种。今昔对比,从父母二人的表情上,我看到的是无比的知足和幸福。
是啊,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能没有多少机会去真正关注了解国家大的政策和法规,但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已经让千千万万个如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实实在在地触摸、感受到了变化和好处。
尤其,疫情期间,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得力疫情防控措施,更是让千千万万个普通民众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温暖。
今夕何夕,值此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