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开会看到一篇文章,也许是处于人生思想转变的重要时刻,也许是最近太闲,总会看到很多类似于教人做人的文章与一些但又新颖的道理。年近35才发觉前些年人走的路兴许都是错的,以为会了才能,然后才敢。现在发现次序搞反了,人应该先是敢,然后是能,最后才是会,所以有可能这样才一直把自己圈在原地,才会跟不上一些朋友的脚步,还劝自己大家本不是一路人,早点分道扬镳也不是不好。事实上,可能是自己走慢了,懒散了,懈怠了,才剩下独自一人了。想想自己多年来的胆怯和经历,到现在仍算得上一清二白,并无深刻的经历和反思。曾有一段时日,觉得过得特别充实,整个人积极向上,面对一切都觉得还有明天,最近竟是看什么都是闷闷不乐,郁郁不得志的状态。
应该又是推翻重来的机会和心态吧,沉到谷底又有何妨。这个年龄应该不再需要弥补短处,应该向自己的长处走,长处发挥。我总患得患失,觉得自己这不知,那不会,也不是个办法。今天看到敞亮的一篇文章,结尾就是人都是活一世界,怕个鸡毛呢。心里松快了一下,又很快觉得自己各方面又行了。说到底还是内核不稳定,太善变,拿不定主意。都三十多岁的年级了还会为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简直不可思议。
可是我想过什么生活呢?我有什么特长呢?我扪心自问,又自反自省,都得不到答案。或许都是因为思想上极度渴望改变,又怯改变,又止于行动,然后成了死循环死胡同。觉得在单位基本也到了天花板,薪资不可能再有变化,个人职务上也不会有更多改变,和人的相处与打交道也不可能再更深刻了,兴许该做的一切都做到头了。
我最开始想到想离开,心里生出舍不得的想法,又同时在给自己找个恰当合适得体的离开的理由,什么照顾家庭,跑累了。等找了半天,突然发现自己确实是在找理由离开,就释然了,内心里确实是已经想离开了。我也清楚地知道,离开后就再也没有这么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没有这么自由自在的时间供支配,就单纯成了个螺丝钉了。也可能是舒坦日子过多了,人就开始不满足,开始想着改变,兴许改变会比现在好,也有一半可能会比现在糟糕。兴许是内心里不够坚决,所以发出的信没回应。兴许也是泛泛之交,只是自己觉得大家多年感情深厚。兴许饭桌上需要一个放心熟悉又不那么世故的角色,所以需要我一年充当那么几次。但有时又觉得自己想太多,单纯地过了几年的快乐日子,今年思绪又开始多起来。内耗、敏感确实不是什么好事,除了影响睡眠还影响心情。
希望自己早点想通一些道理,希望自己可以敢,可以能,可以干。有什么不敢的呢?最多也就是如今这样的现状了吧!!写之初,本想抑郁和吐槽一番,最后竟变得信心满满。看来,文字有时确实有神奇的魔力。兴许我该利用空闲时间给自己研究个其他特长与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