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
简单翻译下:子贡问到“那先生将遵循什么准则呢?”孔子回答“我孔丘,乃是苍天惩罚的罪人。但即使这样,我仍将跟你一起去追求至高无尚的道。”
子贡曰:“敢问其方?”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简单翻译下:子贡继续问“请问用什么方法追求道呢?”孔子回答“鱼争相投水,人争相求道。争相投水的鱼,掘地成池便给养充裕;争相求道的人,漠然无所为便心性平定。所以说,鱼相忘于江湖里,人相忘于道术中”。
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简单翻译下:子贡说“冒昧问下畸’的问题”。孔子回答“所谓畸人,就是不同于世俗而又等同于天然的人。所以说,自然的小人是人间的君子;人间的君子就是自然的小人。”
【谈心得】
子贡听后就问:“哪老师你是在方内还是方外呢?”孔子就说:“丘,天之戮民”,就是说我是受到上天惩罚的人,意思就是说我是被困在方内的人。
但是孔子堪称方内的大宗师,他接着说“虽然,吾与汝共之”,就是说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愿意和你一起去追求那个大道。
孔子的回答和明确,也很坚决,充分展示了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知道身处俗世之间难免困顿,但是也要尽力追求世间大道,这也成为历朝历代、仁人志士修身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们看庄子其实是不反对儒家学说的,甚至还赞扬儒家的很多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奋斗精神,和道家恬淡自然的情怀也相得益彰,共同托起了中华五千年的熠熠生辉!
子贡接着问:“那用什么方法去追求大道呢”?孔子说“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这是个浅显明了的道理,鱼在水里头才能逍遥,人在道里面才能逍遥,“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孔子在这里阐明了修行大道的总原则,“无事而生定”永远没有事才能有道的定力,当然没有事不是说什么事也不做了,而是说心里没有这些生死贵贱、善恶对错、大小方圆等种种表象,这和佛教里修行禅定的功夫是一样的。
心里没有俗世的种种景象,久而久之面对任何事都能平定对待了,这是道理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不简单了,一代儒臣曾国藩就是通过记日记的方式,逐步抛弃心中的念想,在大厦将倒的晚清彰显出卓越的定力。
所以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鱼是在江河湖泊中才能逍遥,人只有在自然大道里才能真正的逍遥!
子贡最后又问:“那些奇怪的人是怎么回事呢”?孔子说像孟子反、子琴张这样的方外之人“畸于人而侔于天”,就是说他们和普通的凡夫不同,他们和和道站在一起,与天是平齐的。
“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那些在天看来推崇仁义道德、伦理教条的人都是小人,在俗世的人看来却都是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相反那些没有德礼、义法境界的人,俗世的人都把他们当做君子,但在天看来却都是小人。
我们知道君子是儒家一生的追求,孔子推行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为了成为君子,而做的一些列引导和约束,庄子在这里再次说明,只有离开这些东西,达到无所牵挂的无为状态,才能觅的大道。
所以在真正的大宗师看来,孰为君子,孰为小人已经不是道体要思考的问题,反倒成为迈向逍遥境界的羁绊,宗师和圣人终究走的是两个方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