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下岗了,爸爸一个人的工资支撑全家的开支。妈妈常常用红萝卜炒一点点肉沫给我吃,有时候也吃土豆。萝卜便宜吃萝卜,土豆便宜就吃土豆。
每到过年了,妈妈就提前一个月买好几箱水果在家里,还不准我吃,一定要过年才能吃。结果,到了过年,橘子苹果烂了一堆。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家里突然运来了几箱肥皂,我惊奇地喊道:妈妈,你买这么多肥皂干什么。妈妈说,附近商店肥皂清货了,只要半价,想多囤一点。结果,等我上完高中,那些肥皂还没有用完。
直到现在,尽管生活不再那么窘迫了,物资也丰富了,妈妈还是有囤菜,囤生活用品的习惯。
没办法,妈妈对物品的需求,受价格变动影响太大了。而且,东西便宜得越多,她想多买的数量也越大。于是,人家只是半价,她运回来几箱。
在经济学中,价格的变动引发的需求变动叫做需求的价格弹性。这样来讲,妈妈买东西,需求的价格弹性真的有点高。
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大。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猪肉涨价了还有那么多人买,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电影票一降价大把不看电影的人也去看了。
人们往往认为,价格上涨商家就获益,价格下降商家就受损失。其实不一定。对于富有弹性(>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需求大大增加,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而对于缺乏弹性(<1)的商品,提高价格并不能带来需求量的大幅减少,从而会增加生产者的收入。
上面讲价格弹性是价格变动引发的影响,而收入弹性则是收入变动引发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换句话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占总支出金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高,越穷,恩格尔系数越低,就越富裕。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按此划分标准,有一段时间,我们家的收入几乎全部花在食物支出上,不买新衣服,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恩格尔系数接近1,那是有多穷。随着总收入的增加,慢慢有了别的花销,恩格尔系数才降下来。回忆往事,一把辛酸泪啊!
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要努力奋斗,把自己的恩格尔系数降一降呢?
泰涵悄悄话:
昨天,一个老板跟我说,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经济学知识,也没有兴趣去看书,突然看到我公众号的内容,觉得很需要,希望我能够坚持下去。我真的超兴奋!当我写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起这些需要和支持我的人,我又有十二分的动力了。
那天,听摩拜单车创始人的演讲,她说,那么多人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果她做失败了,就当做公益了。我深受触动。如果写这些能够让身边的朋友,哪怕很少数的人了解经济学的美妙,并从中受益,我也觉得很知足。希望,你也能从中找到你想要的共鸣!
好书推荐: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有没有一本书能用轻松易读的文字讲清楚经济学原理?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快速地权衡利益得失?在《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一书中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为了给大家一个好的阅读体验,泰涵珍藏了一套优质电子书,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发私信给我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