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跟源净老师诵读三字经,已经有段时间了,至可诵阶段以为得其精华,竟慢慢的放松了。前两天源净老师来问,突然有种掉队了的感觉,于是想迎头赶上,遂加入了源净老师的诵读500遍活动,也做了自己认为努力可达成的计划,即每天诵读5遍,坚持100天。作为节点和监控点,每周会形成心得感悟给她,也是进行自我梳理不错的方式。有了这个心思,竟读的上心了,竟慢慢读出点感悟,整理出来,以通心绪。
今天诵读三字经,读到昔孟母,择邻处,突然的内心被触碰到了,这不就是现在幼儿教育所提倡的环境安排吗?
前两天,听了王希圣老师的微课《情绪觉察》,对里面的环境安排一词很有感触。微课中提到,对小孩子,你告诉他不去做什么,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会让他无所适从。其实对大人也一样,比如你告诉一个人,不要想红色的铅笔,结果会怎样,你眼前晃动的就是红色的铅笔,但是又让你不要想红色铅笔,这不是很纠结吗。你对孩子说不要动插座,他会听吗?不会!本来他视线可能没被插座吸引,家长这么一提醒,反而给吸引过去了。家长需要做的,是把不想让孩子碰到的东西,尽量的安排到孩子的活动范围之外,不能安排到她们视线之外的,做好保护,现在有很多的插座保护套,很方便的,这个理念,就是环境安排,深以为然。
不让孩子动剪刀,那就把剪刀收好,1岁孩子的认知,还没到会主动寻找剪刀来用的层次,不让孩子动热水,就把暖瓶放到厨房台架上,把想让孩子看到的触碰到的,放在他们的活动范围内,不用家长每次的去引导,他们都自己会去探索,孩子都好奇,这是本能。有些家长苦于孩子屡禁不止屡教不改,费了好大的力,生了好大的气,结果效果却不如意,其实做好环境安排,是很好用的方式。古人孟母,观察到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就马上行动做了改变,现代的父母,有这么多提醒提示的资料,应该有更多做的更好的可能吧。
对大人,也一样的有启发,想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去与那个环境发生连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获取的动力与进步,不知比自己独自折腾有效多少倍。而现在这个网络时代,这个不受时空地域局限的时代,又不知提供了多少便利!
简而概之,永远不要低估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
后来的一段时间,陆续接触了《环境安排的那些事》和《Ipad,从敌人到朋友》,也都是很有启发的。不管是对已为人父母的或将为父母或仅仅做开卷有益的,都是很好的资料。
电脑重装了,手机也崩盘恢复了出厂设置,今天一点要写点什么的情绪都没有,索性整理下散落各处的三字经感悟系列吧,算是勉强交上了今天的作业。接下来的几天,孩子放假3天,估计每日坚持一篇输出会很难,看了看存粮,正好有三篇,这样子交作业吧,争取后期在质的维度上补上,强迫症患者,先来点数量上的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