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想写文章并想拥有大量读者时,在我想做兼职去买各种化妆品时,在我形式化的去做大学任务只为得到更高的分时,在我参加各种活动只为认识更多人时……我沉溺于一种“我很努力”“我的大学多么丰富”这样一种幻觉中,并以为他们将对应“丰富的社会经历”“优异的成绩以及奖学金”“美丽的自己和遇见对的人的浪漫”。
呵呵,so young so simple
最后,浑浑噩噩的时光过去了。我又有哪些收获呢?没错,是有学校比赛的获奖,还有评优的奖,参加过专业论坛听大师讲课,有那么几个志愿经历,成绩也是前几名,校学生组织也会留任,但是当一个人静下来时,却有种很多人都出现的“空虚感”。
但我觉得,这种空虚不如说成是“心虚”。因为我一直坚信,很多人在内心深处是有一个冷静的自己的,然而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不再与它对话,渐渐偏离应有的轨道。我的这种感觉是越来越明显的,在我初中知道中考的重要性后为了中考而学习,后来为了高考而学习的时候,在我为了不让自己孤独努力去接近同学的时候,在我为了讨老师喜欢而主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我已感受不到一种生活的自然地快乐,获得的也仅有收获成绩后的那一阵浮在心上的喜悦。而到大学后,由于听了许多家长老师、学长学姐的教诲,我努力按他们说的方向努力,期待看到一个可以尽早成功的自己。但是,当事情越来越多,我开始看不清自己。刘同说“谁的青春不迷茫”我承认,青春应该迷茫,但是,这种迷茫只是应该对未来形势囿于眼界学识而把握不准的迷茫,而不应该是对自身的迷茫。
读了《皮囊》,发现少年时的文展很像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他有自己的精细而宏伟的计划而已,但是我们看他的最终目标---到大城市里过另一种生活。
我们又有多少人有或没有一个看似完美的plan,要一步步走向理想的生活呢?说是“理想”,不如说是一种“看着就很好吃”的梦想生活,而你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并不知道。他有表面的美好,但生活终要我们潜下去在纠结痛苦中领会意义。
现在的我也是不知道方向,但我知道,我走的每一步是要实现我的终极价值,我每走一步都会停下反思,生活到底要我怎样,我到底应该怎样。而且,不要轻信别人走的路,那未必适合你。“摸着石头过河”才是常态,但我知道石头存在的合理性。
明了,明儿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