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安建执导、六六编剧、孙俪和罗晋主演的《安家》终于迎来大结局,这部霸屏春节后京沪黄金档的国产电视剧一度引发广泛关注,稳居电视剧热度和观看度双榜榜首,由潘贵雨引发的原生家庭话题,由张乘乘引发的假离婚探讨,由老洋房和深坑酒店引发的取景地追踪,一时间铺天盖地,整得小k姐满脸懵。
NO...NO,NO!你确定这不是教学片吗?
diss《安家》I:拿来当中介培训教材刚刚好
《安家》的价值到底在哪儿?
看看《安家》里的15个经典案例就知道了。
1、卖不出去的“跑道房”(宫蓓蓓买跑道房案例)
“老油条”为挤兑初来乍到的房店长甩给她一套奇葩户型“跑道房”,房似锦通过爆改格局,精准对接经常加班晚归、又需要独立空间的宫医生夫妇。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
每个房子都有它命定的主人。
2、如何做成“连环单”(包子铺老严夫妇快速成交案例)
宫蓓蓓需要卖到老房子才能喜提“跑道房”,恰巧包子铺老严夫妇想买一套二手房,房似锦巧妙地将房源和需求的无缝衔接,快速达成了双方意愿。
做活生意,把“买”与“卖”融会贯通。
3、交易“凶宅”的规矩和技巧(黄老板购买凶宅案例)
黄老板来到安家天下静宜门店,要求买一套“凶宅”,声称请大师算过,需要买凶宅替自己挡煞。房似锦顺势将自己租住过的发生过凶杀案的房子卖给了他。
明确告知房源潜在信息很重要,这是一个房产中介的“德”。
精准捕捉客户需求也很重要,这是一个房产中介的“才”。
德才兼备的才是“人才”。
4、“一泡屎”的教训(楼山关跑单、王子擦马桶案例)
楼山关提前到高档住宅做前期工作,由于吃坏了肚子突然内急,跑到厕所解决,哪知厕所没有通水。此时客户恰巧来看房,看到恶心一幕,愤然离开。王子随后来到样本间,给物业打电话打开水闸,在自己的客户到来之前将卫生间打扫干净,最终开单。
细节不足以决定成败,但足以让你跑单。
5、如何理解“发十万张传单必开一单”(楼山关成交商铺案例)
房似锦和朱闪闪说“发十万张传单必开一单”,果然,发了无数张传单的朱闪闪终于迎来了客户,却没有如期开单。
同为小白的楼山关,天天给姚太打电话,搞得客户找徐姑姑投诉。执着的小楼坚持恳求姚太去看一下他推荐的商铺,姚太为和这个烦人的中介做个了结,决定去看铺面,最终成交。
“坚持”不是开单的充分条件。
但运气不可控,唯有坚持。
6、“深坑酒店”你听说过吗(房似锦出售“深坑酒店公寓”案例)
房似锦的老客户韩信大哥决定收拾一下隔壁“小红帽”的洪店长,为房似锦出气,于是提出各种奇葩要求,包括不计成本购买负一层采光好、风景棒的大house。最终被折腾得半死的洪店长拿着客户资料找到房似锦,房似锦给韩大哥推荐了深坑国际公寓,促成了交易。
原来,认知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视野也能影响业绩。
7、一杯拿铁,不要咖啡、不要奶、不要糖(房似锦买“热水”案例)
房似锦带一对姓白的老夫妇看房子,老两口各种挑剔、找茬儿。看房途中白阿姨突然向房似锦提出让她去买热水,在别墅内又提出电梯太小、装修不够上档次、中介干活少、挣钱太容易,签约途中更是在猛关车门夹伤房似锦手的情况下百般催促。
这个案例让我们于细小处体会了中介行业的苦与难。
格局和业绩都是委屈撑出来的。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8、知否?知否?浑水淌不得(阚先生给小三买“莫奈花园”案例)
阚文涛要给自己的情妇知否小姐买房,徐姑姑知道后决定拒绝接单,称不能做破坏别人家庭的帮凶。房似锦却私自接洽知否小姐,并推介了“莫奈花园”,称这样做是为了阚文涛的家宅平安。最终阚太太起诉知否,并要求离婚,房似锦挨了嘴巴,还退还了佣金。
增强执业风险意识,小心没赚到钱还惹一身官司。
9、谁促成了“孟母三迁”(房似锦策划促成苏母搬家案例)
九八五帮苗阿姨的女儿卖房时发现,邻居家小孩苏天培正在上初一,苏妈妈每天辅导孩子功课情绪激动、噪音很大,严重影响客户购房意愿。房似锦决定演一出戏,促使邻居搬走。于是徐姑姑假扮学生家长偶遇苏妈妈,声称孩子转学到中威学校后学习变好了,最终苏天培转学,苏妈妈通过安家天下搬到学校附近,九八五顺利成交了苗阿姨女儿的房子。
办法总比困难多。脑洞要大。
谁说市场不是挖掘出来的?
10、交易老洋房的门道儿(表姑奶奶来搅局,龚家花园案例)
龚先生慕名找到徐姑姑要急售龚家花园。房似锦对要求看房的客户有求必应,徐姑姑指出交易老洋房要集中带看,还要了解客户身份和购买力,因为此类特殊房产有较为固定的目标客户群。
龚家花园的产权人是龚先生的爷爷,但出售过程中,龚先生的太表姑奶奶一家借着曾在院内搭建过一处违建,狮子大开口要与龚家分售房款,房似锦最终通过查清产权脉络、拆除违建的方式清除了交易后患。
高端业务有门道儿。
摸清历史,明确两个“是谁”。
产权人是谁,目标客户是谁。
11、“富豪”和“老赖”都没写在脸上(林茂根私下成交向公馆案例)
饲料大王林茂根委托包括房似锦在内的诸多中介帮他找有红色围墙和圆形穹顶的老洋房,徐姑姑经高人指点找到了耿家人三代守护的向公馆,原来早在数年前向家人即将部分房产赠与给耿家,作为对其的回报。
徐姑姑动用私人关系在海外找到了向家后人,促成了向公馆的成交。不料向家人跳开耿叔私自与林茂根交易,林茂根跳开房似锦私自成交,还拒绝支付佣金。经过一番周折,耿叔最终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份额,房似锦也追回了双倍佣金。
这个案例,表面上表现了老洋房成交的不易和林茂根等人的丑恶嘴脸。
但从技术上,也说明了签好居间服务合同和补充协议的重要性。
12、抱着找男盆友的心态找客户,你危险了(朱闪闪遭遇性骚扰案例)
朱闪闪在发传单的过程中遇到了梁振邦。他主动加了朱闪闪的微信并坐宾利车离开,这让朱闪闪觉得自己要开单了。梁振帮告诉朱闪闪自己想买二百多平米的房子,并邀她前往索菲特酒店洽谈买房细节。朱闪闪欣然前往,进入房间后梁振帮欲行非礼,朱闪闪恍然大悟。
颜值=钞票?
是也?非也?
与客户交流的站位和尺度也是房产中介的必修课。
13、如果不能“开源”,“结缘”也是很好的(宋爷爷和江奶奶老洋房出售遇“死结”案例)
宋爷爷和江奶奶夫妻恩爱,膝下无子女,住在一栋老洋房的二层,江奶奶为给宋爷爷治病,和一层、三层的产权人,也就是江奶奶姐妹的子女们商量,决定卖掉老洋房。
虽然众人都同意卖房,但为了能扩大自己的收益,其他产权人百般拖延,并利用江奶奶急用钱的心理,各种盘剥挤压老人应得利益,最终二老没能等到房子卖出,相继去世。
江奶奶留下遗嘱,将自己在房产中的份额无偿捐赠给国家。由于老洋房需要整栋出售,故陷入“死结”。
看剧时这个桥段是小k姐最窝心的,虽然因为职业的原因,这种事见的听的多了,也知道是编剧故意煽情、点火、引爆话题,但还是觉得某些人的人性丑陋得令人发指。
可怜房似锦一通儿白忙活,非但没能开单,还挨恶人一顿打,徐姑姑打抱不平也被免了职。
尽管如此,房似锦与江奶奶结缘还是有个珍贵的收获,那就是她看到了身边真实爱情的样子,从此燃起了爱的星星之火。
做销售要有个健康的心态。
没赚到钱未准是坏事,有些“缘”是钱买不来的,所以比钱更珍贵。
14、跑道房成了“香饽饽”(网红主播“上海鲁班”租赁“跑道房”案例)
宫蓓蓓再次找到房似锦,要求她帮忙买一套带学区的两居室。带看时,房似锦发现宫大夫想和公婆分开住,而她丈夫怕伤了与父母的感情不同意单住。房似锦于是建议他们卖一套带学区的两居室自住,并在同小区租一处一居室给父母,原来的跑道房出租。
朱闪闪看直播时偶然发现主播上海鲁班因为晚上工作影响父母休息,被父母认为是不务正业,决定搬出去住。房似锦敏锐捕捉到了商机。
跑道房既满足了上海鲁班与父母各自拥有独立空间、互不打扰的需求,又保证了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能够互相照顾的愿望。
最终朱闪闪利用直播里发现的蛛丝马迹找到上海鲁班,并把房子成功推荐给了他。
管你是主播、是邻居、是路边大爷,主动出击,统统变朋友、变客户。
有效捕捉目标客户,砸手里的“跑道房”也能成为“香饽饽”。
15、怎么看待客户“跳单”(楼山关上门要佣金进中介黑名单案例)
房似锦好心救助在ATM机房间避雨的宁馨母女,并自己贴钱帮助宁馨出售掉原郊区住房置换成了市区房,却被跳单。
楼山关不满宁馨忘恩负义,上门要挟,要求其支付佣金,最终被客户投诉。最后楼山关被公司辞退,并被列入中介行业黑名单。
家有家规,行有行规。
宁馨这样的人固然可恶,但惩治恶人不能成为违背规则的借口。
是不是不梳理不知道,一梳理吓一跳?
原来你心心念念追的《安家》,拿来当中介培训教材刚刚好!
作为《安家》的忠实观众,我经历了从追逐、肯定到失望再到厌恶的过程,看完大结局,我觉得自己被骗了。
与其说这是《小欢喜》、《少年派》【探讨中年焦虑pk子女教育观】、《都挺好》、《欢乐颂》【探讨原生家庭创伤&自我疗愈】、《双面胶》【探讨婆媳关系】《蜗居》【探讨婚外情】的大杂烩,不如说这真的是一堂精彩的职业培训课。
所以从这点看,《安家》赢了!
diss《安家》II: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为影视作品,《安家》除了“职业教科书价值”外,我几乎找不到这部剧还有什么独特的、深远的社会价值。当然,有人会质疑,追个剧嘛,何苦要整那么累呢,爽了、哭了、又笑了,就够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额…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还不少吧,要不国产剧这些年每(tian)况(bu)愈(zhi)下(chi)怎么还能这么赚钱呢?
可是你可以烂、也可以不求上进,快餐嘛,奢求什么营养?
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臭长?53集啊!
从徐姑姑被绿、到阚先生出轨、从房似锦和徐文昌合租加办公室恋情、到王子和朱闪闪的日久生情、从宫蓓蓓的二胎烦恼、婆媳纠纷、中年危机到上海鲁班的职业新模式,从小红帽、阿拉丁...中介行业治理到空巢老人关怀、拆迁补偿乱象、江奶奶婚姻长久的秘方,创作者们想讨好每个观众,我管你是老幼妇孺、工农商学,总有一集适合你。
有新鲜的吗?没有。
如果有,那就是房产中介职业培训课。
有反思和解决方案吗?没有。
如果有,那是关于对开单、跑单、橇单的思考。
那么53集创作者在干嘛呢?在赚钱。
因为电视剧长度=价格(钱)。
这真是观众的悲哀啊,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各种刷话题给剧增加热度,扩大创作者收益。
那么这部53集的剧到底能赚多少钱呢?
Sorry,I don’t know.
但我们不妨随便看看《安家》有多少广告植入。
欧派衣柜、58同城、安居客、爱仕达、王老吉、别克、寺库、一坛好酒、城家公寓、御泥坊、东鹏特饮、克丽缇娜、维、蜜谷果汁茶、水星家纺、小米、良品铺子、超能、雅培、姬存希、佳贝艾特、学而思、作业帮......
你懂的。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热衷大部头IP改编,缺少简洁的现实主义独立短剧,40集以下的优质电视剧几乎凤毛麟角。这与资本参与、过分逐利的市场环境脱不了干系,但与创作者责任意识不强、地位严重弱化、不愿言不敢言,观众的审美习惯日趋低俗化也有很大关系。
引起追剧狂潮和话题风暴的《延禧攻略》70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8集,《都挺好》46集,《小欢喜》49集,《琅琊榜》54集。而六六代表作《蜗居》只有35集,120回的《红楼梦》包罗万象、百转千回,也只拍了区区36集。
可见,短非但没有影响质量,反倒更加“真金白银”。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不知道脸红。
没有对比,我们就看不到,这些年我们饮了多少“鸩”来止渴。
鸩者,毒药。
利用奇葩角色引发戏剧张力,制造热点话题,引观众骂,越骂剧越热,越骂收视率越高,最后把奇葩写死、写病、写倒霉了事,就是饮鸩;
小白初入职场,怀揣美好梦想,今天遇神经病领导、明天遇耍流氓客户、后天被同事碾压,各种打boss过五关、斩六将,最后降服众妖,俘获男神/女神芳心,就是饮鸩;
这些所谓的“鸩”,就是套路。
前者如《安家》里的潘贵雨、《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后者如《知否》里的盛明兰,《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
国内观众对这类角色非常买账,正如我们乐见家里、单位里、后宫里、朝廷里的各种明争暗斗、善恶美丑,却怠于或者不敢影射现实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更极少有能力、有勇气以作品为武器、为媒介,反思问题,从而推进社会进步。
diss《安家》III: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剧?
不知道明年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会不会提名《安家》,但是小k姐觉得,比起十年前六六的《蜗居》、一年前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安家》还是差的有点多。
一是太长,二是狗血。
长的问题就不赘述了,影视剧不是流水账,更不是大杂烩,长剧之风不可长。
说说“狗血”。
我一直觉得狗血是烂剧的标志。
安家的结局就很狗血。
潘贵雨一病了之,姑姑和徐父冰释前嫌,城家公寓开业,众小鬼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生活,朱闪闪和王子、九八五和瓜哥、房似锦和姑姑各有归宿、大团圆。
额..六六老师,谢谢啊!您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善解人意了?您这是高级黑吧
——“故事里都是骗人的”。
这结局,一个字:假!
什么叫“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你确定这故事(结局)是来源于生活吗?
这设计明明是小学生作文嘛。
来看看《平凡的世界》的结局。
孙少平成了一名煤矿工人,韩晓霞也死了。孙少平毁容后,拒绝了金秀的求爱,回到矿上,决心照顾惠英嫂和明明一辈子。孙少安娶了贺秀莲,日子一天天变好之际,秀莲得了肺癌。田润叶嫁了向前,向前车祸截肢后,润叶终于从心理上接受了这个不爱的男人。田润生娶了寡妇郝红梅…
凡此种种,令人唏嘘甚至窝心,但这才是平凡真实的生活,也唯有真实才是最打动人心和给人力量的。
恶人生病,好人欢脱,怂人交了狗屎运,能人才华得展,才子佳人终成眷属,这是怎样开了挂的人生?
观众是傻子吗?看不出编剧在YY…
还是真实的生活太令人沮丧,观众看电视就是要enjoy当个傻子。
diss了半天《安家》,小k姐想向大家强烈推荐一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剧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好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华语剧,堪称同类剧的典范。
全剧仅有10集,剧情非常紧凑,从一个少年在影剧院随机枪杀9人说开去,涉及资本运作下的媒体生存环境、媒体社会责任、法律援助与犯罪预防、加害者与被害者心理疗愈、精神病人融入社会与公共安全等诸多课题,叙事角度之新、探讨维度之广、对社会问题洞察之犀利、反思之深刻、蕴含的人文力量之震撼人心都是小k姐在以往华语剧中未见的。
不瞒各位喜欢看书追剧的好朋友,小k姐某日夜里两点多看完全剧,泣不成声,几度无法自控。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是催人思考,又给人以力量。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视剧?创作应该迎合讨好观众还是引领改变观众?
我更倾向于后者!
而国产电视剧则几乎都是前者!
创作者习惯于以感动代替反思,以情感的共鸣代替现实批判,以讨好观众、引爆舆论热点、赚取高利润为荣,从而逃避引领公众、引发新思考、以文艺作品为武器促进社会进步的职责使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反映大时代变迁的作品“伟、光、正”,缺少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人物形象雷同,故事情节失真;反映当代人生活状态和情感历程的作品“爽、虐、甜”,故事套路明显、情节极尽狗血。
导演编剧创作这样的作品时不累,观众们看这样的作品时省智商,影视剧的娱乐属性和商业属性得到最大化发挥,艺术属性、社会属性、创作的个性和独立性被挤压甚至抹除,造就了一大批类型剧、相仿剧,比如《小欢喜》、《小别离》、《少年派》,再比如《延禧攻略》、《陆贞传奇》、《知否》。
随着Netflix、HBO、FOX等国际流媒体平台进入大众视野,优质的美剧、英剧、日剧、甚至外媒投资的华语剧填补了国产影视剧供应不足的问题,台剧的复兴更是让我们惊艳,继而放弃了国产剧。
《我们与恶的距离》、《想见你》、《俗女养成记》,越看越能感受到差距,越看越为国产剧着急,我甚至觉得国产剧目前主要的受众是退休的阿姨、大叔,倒不是有意贬低退休人员,主要是觉得国产剧的创作思路还停留在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十几二十年了,讲起婚姻还是简单的婚外情、各种出轨,讲起家庭还是高考、早恋、要不要去留学,讲起历史还是宫斗上位,讲起职场还是办公室恋情、小白打怪……
内地影视剧被公认是单集成本最高的,演员出演一部电视剧的片酬在千万元以上的不在少数,台湾尚且可以发起“植剧场”计划,我相信以目前内地的投资水平、影视行业从业人数、编导演服化道人才储备,我们是完全有能力创作出与之抗衡的优质作品的,只要我们想。
小k姐作为外行,提出如下粗浅建议。
一是做短剧。不要大杂烩,不要加包袱,电视剧不是晚会更不是相声。
二是求新不跟风。不要把人家嚼过的馍反复嚼,一会儿一窝蜂“穿越”,一会儿又相约“批斗恶家长”,手机都5G了,生活就没点新变化?
三是真实表现生活,少杜撰。
去年的《精英律师》很有代表性,某牛逼律师,形象帅爆、出行林肯配司机、大美女秘书、每小时咨询费10万,平时和同事侃个山、怼个客户、和各色美女搞个暧昧、偶尔喷两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这是个什么鬼?),这几乎就是剧里精英律师的全部。
可真能编啊,你咋不上天呢?
作为法律从业者,小k姐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不是生活中的精英律师,这是编剧YY的,而且YY得很离谱。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我们且不说创作者有没有能力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起码要真实表现生活,这是底线,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
据我所知,建国以来,还没有一部电视剧如此细致深入地反映房产中介这一职业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安家》弥补了这个空白。它让我们更加了解房产经纪人的不易,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关怀,它更为中介小白们提供了诸多工作技巧,不失为一部有趣实用的入职教材。
爱之深,责之切。
今天我们diss《安家》不是要诋毁它、贬低它,而是我们太渴望突破,太期待精品。
我们期盼国产影视剧终有一天能“其质如玉、其馨如兰”。
感谢阅读。能读完的,都是“亲友团”的。
此文臭长。作者深表歉意。
欢迎d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