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到“小确幸”一词是通过网络,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每一枚小确幸持续的时间3秒至一整天不等。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今天的雾霾好严重啊,不想出门了”,“心中的男/女神结婚了,不开森”,“老板又把方案给否了,还得加班重做”,“刚买的股票就跌了”,“刚充值的交通卡丢了”,balabala......
每当这个时候,自己的心情也多多少少地会略受影响,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对方的“不幸遭遇”产生了同理心,还是因为看到了对方拉长的脸和撅的老高的嘴而心里不痛快。反观自己,才突然想到这些场景,这样类似的抱怨和牢骚看起来似乎有些熟悉。自己有时何尝不是也在充当一个情绪垃圾制造者,传递出一些消极的负能量呢?反而是每天发生在身边的那些“小确幸”被冷漠地忽视掉,白白辜负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当“小确幸”一词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时候,我还专门查了一些相关资料,了解了一下出处和背景。自古就被文人雅士崇尚的“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今朝有酒今朝醉”等貌似和“小确幸”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细细品味,“小确幸”几乎无时不刻不伴随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体会,对这个世界心存欣赏和感激之情,每天都能收获许多“微小而确实得幸福”。清晨的一个香喷喷的煎饼果子,刚好赶上的一班地铁/公交车,临近中午饥肠辘辘时同事share的一块小零食,下午昏昏欲睡时的一杯香浓的卡布奇诺咖啡,下班买菜时小贩多送的一缕青葱,睡觉前爱人的一个晚安吻......
成人的世界充满了艰辛,谁的人生都不容易。一样的社会环境,一样的生活压力,一样的琐碎繁杂。真正笑对人生的智者,往往是那些充分享受身边时而发生的“小确幸”的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类似的幸事人生能有几回?若待到此时才能开怀大笑的话,想想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悲催至极。
胡玮瑛女士是007写作团队里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大神,且不说她写作功底的扎实和日更的毅力,更让我佩服的是她“把日子过成一朵花”的积极乐观的心态。普普通通的早餐里盛满了爱人的宠溺和疼爱,水稻田勾起的是儿时的回忆,小松鼠带给人们的是欢快惬意的生活态度......她不但能发现身边的开心事儿,更乐此不彼地享受这些“小确幸”,并能够深深地感染别人。大部分人不快乐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他们有多么地不成功或者多么地悲惨,而是不具备发现并享受身边“小确幸”的眼睛和心态。
上个星期带着儿子回到了国内的娘家度假,吃到了好多在澳洲心心念了很久的家乡美食:刚出锅的东北大麻花,辣得流泪的朝鲜族拌菜,带着冰碴的冷面,香香的蘑菇酱,甜甜的柿饼……(写到这里口水都流出来了);刚满六岁的儿子在姥姥姥爷的耐心指导下居然学会了斗地主;在人民公园结冰的湖面上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滑冰,仿佛又找回了儿时的记忆;去当年曾经花五元钱买一张电影票的文化宫再看一场电影……突然觉得好幸福,每一次“小确幸”都带给我满满的充盈感,每一次“小确幸”都让我仿佛穿越到了二十年前,穿越成那个大清早,那个穿着厚重的棉衣,一手握热气腾腾的包子,一手抱着画板,迎着刺耳的铃声奔向教室的假小子(写到这里已泪目)。
正是因为“小确幸”的“小”,让我们很容易得到并抓住它,从而也更容易时常品尝到幸福和快乐的滋味。我们,真的需要“小确幸”;我们,真的离不开“小确幸”。
今天,你“小确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