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抖音看到以前熟悉的一个公务人员,羡慕别人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感叹自己千篇一律的简单工作让人生厌,羡慕别人有富足的精神食粮和足够宽广的活动空间。
她其实不用这样,她不知道的是乡村生活看似随意,其实也是非常枯燥乏味而疲累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富足的心灵抚慰,没有谁愿意一直待在乡间。
正是因为我们憧憬的乡村生活过于美好,所以我们格外羡慕那些能静下心来,安于乡村生活的人。
这几天下雨,我们没有外出,给妈妈打电话说天晴了回家看她们。妈妈说刚下完雨,到处虫子很多,怕我们回家受不了。
看看,这就是乡村,偶尔的光鲜亮丽依然掩盖不了乡村的特色。尽管家里面每个门都安装了纱门,可是外面的世界确实是人不能控制的。
现在的乡村是老年人的天下,她们大多数不在操子女的心。安享晚年的同时,种点容易收割的玉米、花生,种点蔬菜,自给自足。就如我父母一样,我此刻仿佛看见雨后初晴,父亲已经忍不住去了田头地边,抽着烟,看看那些散发着勃勃生机、茁壮成长的禾苗,心里面一片安宁而祥和。
长大了和父母聊天才发现,他们原来也害怕和讨厌秋种夏忙。妈妈说:原来一到夏天就害怕,割麦、打场;耕田、犁地、插秧,还有一大堆家务活,人天天一刻都不得闲。可是每一天却不得不打起精神来支撑,否则一家人就没有饭吃。那些繁重的劳作和酷暑,曾经让他们那个年纪的人吃足了苦头。
小时候不懂事,对家里面那永远也干不完的活,怨言很多,贪玩不想做事的时候就发脾气。那个时候妈妈就喜欢吵我们,而父亲永远是一派温和,一些事不喊我们去做。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妈妈给我们规定:要学习就在学校好好学,回家了就要劳动。于是我们放学或者节假日就跟大人们一起去山上割草,帮忙插秧、锄地、翻红薯秧,自由玩耍的时间真的很少。妈妈说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能够做到的事,还说饭要一起吃,事情要一起做,家里面不养闲人。
现在想起来,我们从小都是家里面有用的一个人。
现在父母老了,提起往事,都是我们如何勤快,有时候我们又是如何的不听话。无论那一件,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回忆。
有时候给妈妈打电话,她说在串门,跟邻居在聊天;有时候就两个人在家里面看电视连续剧,一集接一集,一集都不落下。
我觉得只有心灵平静了,才能感觉自己格外富足,才能安宁生活。才能享受当下,不纠结于过往,不忧患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