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常我的学生会说,老师,文章看不懂。或者老师,文章看懂了,但是只是看懂个大概,背后寓意看不懂,分析不来。
我问,你小时候看书吗?
学生多半答,不看的。有的还会补上一句,作业太多来不及。
同样,许多家长也问过类似阅读的问题。
有的家长会说,老师,我儿子一有空就打游戏,从来想不到要看书的。
有的会说,老师,她就喜欢看这种没营养的虐情小说,叫她看点有深度的,就说烦死了。
有的会说,老师,我让他看书,他说看微博微信也是看书呀。文字又不少的咯。
有些愤怒的家长对小孩说,你听得懂人话吗?怎么连我什么意思都不懂。
对不起,您的孩子可能真的听不懂人话。这里不是骂人的意思,而是有些孩子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真心很弱。他不能很好的处理语言中传递的信息,理解起来总是费劲些。而这个就是小的时候没有好的阅读启蒙。
同样的,我接触到的许多老师,特别是理科老师,英语老师都对现在许多孩子的理解能力感到捉急,题目也看不懂,何谈成绩?
实际上,孩子并不完全是没时间阅读,而是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也没有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他会觉得,那是多出来的事。
阅读的能力,其实,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开始培养了。我这样说,并不是在夸张,也不是人为的引导完美主义妈妈。这是可以有意无意开展的过程。
阅读不是一件功利的书。阅读是一种兴趣,而且是一种最容易培养,性价比最高的兴趣。当你疲倦时,受到挫折时,翻上几页书,都是极好的疗愈。
在孩子小的时候,阅读能力的差别并不大。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到了初中,高中,有的家长就开始抓狂了。因为他会明显发现善于阅读的娃会向学霸君发展,而有些人就逐渐成为了学渣。善于阅读,就会善于思考。
用绘本和故事开启孩子的阅读大门
今天我主要想先介绍一下,儿童的阅读启蒙可以如何来做。
主要道具:绘本、故事
有的家长会问绘本不就是图画么,怎么就能培养阅读能力?绘本不是一本简单的图画,它是亲子活动的道具,是孩子建立认知的工具,是孩子阅读能力的开始。
孩子的认知总是从形象到抽象的,当一个孩子要明白一个道理时,讲绘本比大人在那里纯教育要有效得多。孩子听得进故事,听不了长篇大论。同样的,孩子可以接受图画,不能接受大段文字。
(一)阅读启蒙的最佳时机
我们会注意到孩子视觉的敏感期出现得很早,对色彩的感知也很早。
在0到1岁时,父母可以利用色彩鲜艳的绘本给孩子讲。利用视觉敏感期,对孩子进行视觉刺激。这个阶段,其实故事并不是太重要,只是想让孩子对书本产生一种自然的亲近感。
在1岁到2岁时,主要是了解各种基本生活习惯,和简单的认知。
在2岁到3岁时,主要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建立各种规则,培养生活能力及学习习惯。
在3到4岁时,是孩子语言的高速发展期。这个时候抓住时机,真是事半功倍的。这时候的父母,需要给孩子讲一些有情节的童话故事,读一些故事性的绘本。
到了4岁之后,给孩子讲一些情节有些复杂的故事。此时,不单单是父母给孩子讲,可以让孩子也说说,等到再大一些,就可以让孩子讲故事给你听啦。
简而言之,就是第一步,父母给孩子讲绘本。第二步,父母给孩子讲故事。第三步,父母与孩子一起读讲。第四步,孩子给父母讲故事。第五步,孩子读书。
这就符合从形象到抽象这么一个发展过程,从图到文,从你引导到孩子主动的一个过程。当孩子养成了阅读习惯,能够在书海里自由翱翔,怎么会来给你天天惹事,哈哈,好恶毒的感觉。
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认识很多字,这也是pick up的成果,有情景,就学的快。从3岁起,孩子就逐渐可以开始解读抽象的符号。适当的文字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可别硬教,这样孩子的探索能力又被深深的切断了。
那么究竟该给孩子选择怎样的绘本和故事呢?我觉得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玩具,开始你的阅读培养。现在许多的玩具,都有该主题配套的绘本。比方大家很喜爱的巧虎,托马斯火车头等等。当孩子发现他喜欢的玩具,原来也是有故事发生的,那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是儿童版的“爱屋及乌”哦。
这里还要请注意的是,请必须是纸质的阅读,若是动画片,那么孩子接收信息的渠道其实是不同的。纸质的阅读是会产生思考的,而动画的观看,大脑的运作是不够的。请不要如此坑娃。
(二)打造读书氛围
1、物理空间
因为儿童对视觉,真是相当的敏感,所以我们还可以营造一个氛围,那就是家里的图书角。如果你家有书房,那是最好了,如果你家没有书房,那么得给孩子建立一个读书角或者读书区域。每次要阅读了就来这边。来这边就会想阅读。久而久之,孩子的阅读意识就形成了。
2、 人文环境
有的家庭,物理空间打造很好,可是书总是束之高阁的,或者家长从来就是在ipad、iphone前度过休闲时光。我们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你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你若不看书,他怎会看书?所以,结论是,你得看书,哪怕是装。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正好是我爸爸准备调动工作的时候,当时我的爸爸晚上回来一直挑灯夜战,不停地看书。我也就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而且,没过一段时间,我的爸爸就会给我弄一本新的小人书,我读起来可高兴了。
关于读绘本和讲故事,我觉得作为父母需要拿出你最变态,最夸张的语调来诠释,情感必须充沛啊。如果频率都是一致,那么娃就被你催眠睡着了,或者觉得索然无味,就不想和书建立关系了。当读得动情时,手舞足蹈也是很需要的。整个亲子阅读过程的最初阶段,你不妨把自己想成是个蛇精病,为了孩子的阅读能力,这点不花钱高效率的招,还是能用就用吧。
3、 仪式建立
对于孩子来说,有固定的时间阅读是很重要的,这会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并且把阅读当成是一种自然发生的事,当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多出来的事。一般来说,我觉得在晨起和睡前都是很不错的时候,这时候孩子的记忆能力也是最强的。
(三)积极的不批判互动
在给孩子讲一些故事的时候,不妨问问孩子是什么感受,当孩子在说的时候,不妨想想孩子说的是否有道理,不要武断的就说“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之类的。
成人的世界里有很多规则和潜规则,但在孩子培养阅读能力,发散的时候,不要急于给这些规则。
比方著名的灰姑娘故事,你在给孩子说的过程中,不妨问问孩子,你怎么看待灰姑娘,如果她没有华丽变身,她会不会得到王子青睐?
如果没有仙女帮忙,灰姑娘会怎样?
如果你是后妈,你会怎样做?
这些问题,会帮助孩子思考,不会从小就非黑即白,脸谱化的看人。
同时,有了自己的思考,孩子也会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希望我的方法可以帮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