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3期“搏”专题活动。
搏,作动词用可表示对打或激烈地争斗。
《史记·张仪列传》:“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
高考是高中的终点。不是人生的终点。当首考失利,所想的不应该是人生无望,而是在最后一学期中放手一搏。
我高考那年,正逢浙江省最后一届“三分赋分制”。浙江的高考,改革了不知多少届,也迭代换新了不知多少届。到我这儿,给的规矩就是一共考两回。第一回在高三上学期,考英语和七选三。第二回在高三下学期,考语文数学,英语和七选三也能考。首考那些考出七选三满分的大神,下学期便可匀出更多的精力给语文数学,为最后的总分做冲刺。考得不尽如意的,下学期便只能肩负六门课,咬牙前进,破釜沉舟。
我很不幸。成了后者。
首考出分日那天我们要上课,我记得阳光很好,但空气并不新鲜。教室里的气氛凝重而诡异,刚下的是数学课,但没有一个人做数学笔记,一部分跑到了班主任办公室看分,一部分打电话给家里让爸妈帮着查分。我一个人呆坐在椅子上,内心升腾起惶然的不安。
我提前对过了答案,客观题不算答得很好。但我对自己的政治和历史还算自信,这两门至少可以扔掉一门。我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要紧张,终于在熬完最后一节课后,慢吞吞地下楼,去往年段办公室。
是的。我妈妈就是学校年段办的老师。不出意外的话,她应该已经查到我的成绩了。那天具体发生了什么我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妈妈的面如死灰,和一句“你完蛋了,你这辈子都考不上一本了”;只记得来学校送饭的爸爸,一句话都没跟我说,甚至都没有看我一眼,叹了口气,就回家了。
我深深爱着我的父母。我也承认他们对我的爱。但有些时候我始终在思考,分数就那么重要,重要到可以不顾我的感受我的选择我的考量,就直接否定掉我所有的人生,否定掉我为了这场考试所作出的努力吗?很多时候,我痛心的不是自我放弃,而是在我想要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身边最爱的人向你投来失望的眼神,让你觉得好像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意义。这个道理我直到这几年才逐渐明白,也逐渐释怀。毕竟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对自己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而旁人对自己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我和父母爆发了十几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争吵。我拒绝午餐晚餐都去教工食堂和妈妈一起吃,忍受那些熟识的老师们投来的种种目光;我拒绝她提前向年段长提前询问我的周考月考成绩,永远都比我自己先看到自己的分数;我拒绝她之前塞给我的所有补课,我需要自己的时间去整理和反思。
“我不懂你们在痛苦什么。”
“你们的角度里,我首考失利了。是我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所以我下学期学六门课一定会忙的昏天黑地,拖累总分。”
“可是从我的角度来说,首考的分数出来了,我没有一门可以丢。所以我什么都不用纠结,我下学期就是要学六门课,我不用去思考我到底丢什么。我的水平在哪里,我未来又要去向何处,不应该是固定的。我也不单纯是你们的孩子,我更是我自己。”
……
“至少给我这个放手一搏的机会吧。你们放弃我我无所谓,反正我自己不会放弃我自己。”
我几乎是含着泪说出这些话的。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起我感觉自己开始慢慢长大了。原来长大的感觉这么刻骨铭心,但长大真好。我终于不再浑浑噩噩,终于可以用一颗清明的心去渡这复杂但精彩的一生。
这一次,我为自己而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