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莫悲生别离。
听朴树唱《送别》,一首歌并不像专业歌手般流畅自如,而是哽咽抽泣,到最后强忍着哭腔对着麦的一声低啸,让人揪心。看看他,满脸写着沧桑,时光的确疯狂,一路执迷一路匆忙,依稀悲伤,来不及遗忘,只待风的埋葬。
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朴树应该是想到了某个离别吧,山长水阔,就此天涯。
想到《芳华》里的那一幕,何小萍送刘峰走的时候背景也唱起了《送别》,她可以不顾任何眼光去坚持送他,刘峰走的时候,带走了她心里最纯真的善意。两个微如蝼蚁的边缘人,在那个冷漠的世道中彼此送别,其实我始终觉得他们并非爱情,而是相惜。只有何小萍才懂,刘峰真正的善良,并不是一个万精油,烂好人,而是一个可以爱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从没有被善待过的何小萍更加能识别善意,也许只是刘峰教她怎么敬礼,或者是愿意做她的伴舞。只有她,会尽其所能的想去报答这些温暖。
一离开就是好多年,有些人转眼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也许心里会偶尔挂念,但是忙碌之中还是把思念漏到了空隙里。《芳华》给我印象很深刻,虽然没有读过原著,也并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但是电影的代入感却很强。何小萍跟生父的离别,在特殊时期,那张军装照,那些信,最盼的归来,然而并没有,生父死在了时代的斗争里,但满满都是对女儿的爱,这也是何小萍善良的来源吧。善良让她无所畏惧,也如此倔强。当何小萍穿着病服独舞时,便还是曾经眼里闪着光的小女孩,被爸爸呵护的小女孩,只爱跳舞的小女孩。不曾被欺负,也不曾被嘲笑。
刘峰和何小萍在若干年后变成了最不起眼的两个人,不再是战场英雄,新时代没有让他们贴上任何标签,他们没有受待见,甚至还会被歧视,社会总会不自主的进行阶级分割,而他们两个,无疑成了最底层。但大起大落却让他们变得平和而知足,对周围人,没有愤恨,也没有羡慕,他们被岁月淘洗,却并未丢掉善良,刘峰丢了一只手,但没丢掉心,何小萍毫无犹豫的用身体护住了那个全身被烧伤的小战士,在残酷战争里最暖意的动作。他们两个车站中那个残缺的拥抱让人觉得真的是“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就那么相濡以沫吧,从不需要想起,也从来不会忘记,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他们不想让我们看到芳华逝去的脸貌,我们更想记住的是那一群少男少女在开头阳光照耀下的舞蹈,那是美好的肉体,美好的青春,那是还没有开口的初识。
在荒诞不经的年代,太多人被遗忘,我们总归还能吃着喝着看着电影,那个浑身被烧焦的小战士让我忘不了,不知道他的三个姐姐有没有去看他,不知道他有没有投胎到一个幸福的家庭,沧海桑田,那些可怜的人,都散落了。
何小萍最终得到了那个 她穷尽半生的拥抱,所以她知足,我想我也知足,那些心情,早已难辨真假,灯火如隔世般阑珊,太多的记忆,像没发生般,时光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