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
我个人认为自己学习反复出现的最大问题当属拖延症,而且这种症状不是当我进入大学后才出现的,它从以前开始就已然成为一个难以根除的习惯,始终伴随在我身上。拖延症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习以为常的“赖床症”,我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进入的睡眠时间,总是喜欢漫无目的地在手机上刷新信息。尽管已经设了个闹钟,但每当早上中午起身时,就感觉有人轻轻抚摸我的后背,温柔地劝我再躺下休息一会儿,困倦无比。当然其在学习上也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方式等。特别是拥有自由时间写作业的时候,我往往会因拖延症而浪费掉不少的时间。尽管我已经打开作业本了,但我却在刷着手机,心想着再刷5分钟信息再开工,结果这个5分钟不断地循环了多次,直到拿起笔时许多时间已然飘飘散去。有时候尽管动起笔了,但脑袋里仍旧空空如也,便翻找上课笔记寻找思路,仍旧无法有效利用时间。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原则:寻找强制力约束自己。
我认为我身上的病症是我没能够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从而使我的行为动机常常模棱两可,没有准确的控制方向。然而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是需要从他律——强制力过渡而来的。因此,我得寻找正确有效的强制力矫正我的拖延症,才能在生活学习上有效地利用时间。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检验时间:4月1日
检验地点:逸夫图书馆
之前的做法:以前我认为只要关掉手机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写作业的效率,然而这条方法并不是十分有效。尽管晚上在宿舍里学习的氛围很是安静,但我仍旧忍不住放空脑袋,想着今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结果写完一门作业所花费的时间仍旧跟开着手机时差不多一致。
优化后的做法:为了提高我的积极性,我于当天中午前往图书馆试试效果。当坐在图书馆里时,我还能深刻感受到那里凝重的氛围氛围与在宿舍里截然不同,可以用肃静来形容,许多人都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写作业,就如同在考试一般,我翻书写字时甚至显得格外小心,生怕影响到他人学习,因为之前由于忘了给手机关振动,结果开机时的咚咚声引起了旁边一位同学的注意,他投来目光时,我也尴尬地看着他。但总而言之,在图书馆呆了一个下午后,我认为去此地学习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那里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感觉我的一举一动都时刻被他人监督着,不容许我开一点小差。但我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我在写概率统计的作业时显得比平时还要快速和精准,平时翻书看几次的公式,到这里只要过目一遍就能清晰运用了,做题时脑袋里也不在空空如也。更为可喜的是,本来原计划要留到今晚写的材料力学作业竟然还能空出了90多分钟来完成,使我终于能在晚上好好玩游戏犒劳犒劳自己了。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这个原则用在治疗我的赖床症也十分有效 。为了督促我自己尽早入睡,我特别斥巨资59块买了瓶褪黑素片,以次来调节我的睡眠生物钟。每天晚上22点服用约半小时后,我就明显感觉睡意上来了,使得每天6:30的闹钟不再是摆设。因为睡滿7小时后,我这两天来几乎感受不到补个回笼觉的欲望了。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原则形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