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5点47分,孩子给我打电话,说腿疼的不得了,想让我给老师请假,上午不参加跑操,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我还是答应了。结果到6点13分,平时他该出发的时间又给我打来电话,说眼睛涩的睁不开,浑身酸痛,种种种种,到最后才表达他的想法,就是上午也不想去学校。然后,说自己在家里看书,学习,捶腿……中午将近12点的时候,我给奶奶打电话,奶奶告诉我,听见我的电话,他才起床。
中午12点19分,又给我打了电话,我问他今天上午就做了什么?他,说有英语,有语文,那几点起的床呢?他说,八点。我就说你让奶奶七点叫你,奶奶七点叫你没有起床。然后你让奶奶九点叫你,九点叫你还没有起床,我想知道你和奶奶谁说的是真的。他又辩论了几句,我的情绪也上来了,就给他说,现在咱俩都冷静冷静,一会儿再说吧!中午12:50,他又给我打来电话,把对第一个班主任和第二个班主任的不满都又发泄了一通,我一直在听。直到1:20,他平常要去学的时间,他又问我今天下午怎么办?我说你自己来决定,然后又说了自己这两星期表现比以前好,班主任还找他事儿,去学校学不好,诸如此类,最后说今天下午还不去,所以我就又给他请了假
因为我今天下午没课,索性就一直聊下去吧。我们两个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探讨了他和妹妹在同一个家庭中不同的表现,可能是因为他比较敏感;
今天我们收获的有:1、约定他心里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给表达,我绝对不会生气,可以一起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2、孩子知道了今天一天抗拒去学校的原因,是因为他这两周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班主任没有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反而在值日问题上因与值日班长的要求不同,对他进行他认为无理的批评。当听了我给他说的,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按时交作业,上课不瞌睡是很正常的,老师不认为需要进行表扬。而对于我们来说,做到这个是相当不容易的,我们需要老师的看见。晚上孩子给我打电话,表示自己已经释然了。
今天我比较满意的有1、尽管是在用手机,我也能够坚持一直倾听孩子达到三个多小时2、对话中,我有几次用到“妈妈说一下,你看你是不是表达的这个意思?”来进行核对3、有几次用到“你看有没有这种可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说“我认为”,这样整体让语言软下来4、通过沟通,让孩子知道自己经常无力,可能是因为想的太多,几种力量在内心纠结而内耗5、孩子放下不想去学的对抗情绪,主动在家预习6、孩子由我不想……不想……转为我想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