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了去年的该发的一份毛毛,建玲高兴地打电话过来,表达她的快乐心情。
电话既然打过来,总得煲一会儿电话粥才能放下不是,因为放假了嘛。闲聊中,建玲告诉我说刘蒙蒙考上市中区的在编了,我一听,也替刘蒙蒙感到高兴。其实我并不了解刘蒙蒙,认识她也不过是教这个六年级这一年中的事,因为我们办公室只一墙之隔嘛。建玲是很为刘蒙蒙高兴的,她说刘蒙蒙在我们学校应聘了好几年了,这个女孩不多话,但是人很好,勤快,上进,教学用心。建玲说她是从冯老师的朋友圈里知道刘蒙蒙考上的信息的。冯老师和刘蒙蒙是一个办公室的,两人关系不错,看到好姐妹考上,冯老师自然为她感到高兴,从而先发圈庆祝。
说到刘蒙蒙,那毕竟是隔壁四年级办公室的,我和建玲更关心我们办公室的两个年轻人——浩然和小赵。
浩然和小赵应聘来我们学校也教了好几年了,他俩都是专科毕业,这几年两人边教学边考教师资格证、学本科,忙活得紧。不过,只要和他俩一个办公室待过的,没有人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热心、勤快,肯上进,人品好,对工作也极有热情。浩然和小赵都住学校宿舍,不放假时,平时完成一天的工作,晚上他们便在办公室开启学习模式。每天早上他们都比较早地到办公室,不管自己值日不值日,一看办公室的热水还没提,他们就先打满热水,然后再去教室里等学生。很多时候,垃圾桶里的垃圾,他们也让做值日的学生顺便捎出去。因为有他们,我们该做值日的老师到校后,扫扫地拖拖地也就没活儿了。有时候,浩然或者小赵在办公室,别人拖地时,他们也是抢着干。小赵是男孩,对电脑更爱动脑动手,所以疫情期间上网课时,哪个老师上课出了问题,都找小赵帮忙,小赵从来不厌烦。对于浩然和小赵,和其他一些年级的老师比起来,我们感觉捡到宝了。
曾经和北楼上二年级和五年级的老师交流,说起办公室里的年轻人,她们都曾吐槽那些人懒得要命。办公室里的卫生、打热水提凉水等,常常就那两三个老教师干,地再脏、暖瓶里再空,那些年轻人总看得下去,没人打热水,她们宁可干着也不会去主动提水。眼里没活儿,这可能就是当代许多年轻人的特点吧,但我们办公室里从不这样。
建玲四十多岁了,也和两个年轻人一样,勤快,从不计付出。她喜欢我们办公室的两个年轻人,所以和我谈论起他们,总是交口称赞。
今年,浩然和小赵本科毕业证拿下来了,教师资格证也早就有了。一进暑假,浩然报考了槐荫区,小赵报考了商河。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办公室,看到浩然依然在学习。问问她考试情况,浩然说笔试没进,小赵不在,据浩然估计,小赵应该问题不大。浩然还在继续努力,准备再报考其他地方,毕竟还有想招没招的区县。他们现在具体怎样,我们还都没问。
今天,和建玲说起这些,建玲边感慨着他们的好,边盼着他们都如愿考进正式编,我也如此。
在我们心里,好人当有好报;在我们心里,教师队伍里就需要这样人品好又好学上进的年轻人。
默默祈祷: 浩然,小赵,以及像他们一样美好的年轻人,早早如愿,正式进入我们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