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大家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不管是和家人朋友计划已久的旅途,还是只身一人说走就走的穷游。对于我自己来说呢,我没有住过很多城市,但我路过很多城市。光2016年上半年,我自己一个人走过8个城市。远的近的,繁华的都市,安静的古镇。这不是一篇旅行攻略,只是讲述一些我对旅行的看法和态度。我说,你听听看。
曾经我很困惑,旅行与旅游的区别是什么,貌似只是一字之差。这么多年行走后,我认为旅行与旅游的本质区别是自由。如果你是热衷地做详细的计划,严格地遵守一切行程计划,甚至细节到几点起床几点到景区,一脱离计划就焦虑不已,我认为那只是旅游。如果你心态很放松,甚至对于一切未知的事物保持一种兴奋、好奇感。即使不知道终点,依然决定出发,边走边看,对意外毫不焦虑,有足够的包容和淡定的心境,那可能才是我认为的旅行。
都说“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段奋不顾身的爱情”。奋不顾身的爱情我每次都有,从未放弃。
而旅行,在22岁后除了少数的说走就走,我更多会思考:为什么我要出发?
当然,看风景、吃美食、景点前拍拍照,这些都没有错。只不过,那不是我想要的旅途。现在旅行前,我会先定一个目标,然后去体会、验证它。
举个例子,作为从小习惯被照顾的女生,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顾身边的人,尤其在旅行中。后来我组织一次短途游,带着三个小伙伴出发。一个人订票、订酒店、做计划以及充当人肉地图,当时经历了罕见的红色大暴雨、车抛锚、出入境身份受质疑的窘境,全程照顾她们,完成自我验证。
今年2月,我想验证下能不能用4千块在异地生活10天,是否有足够的勇气边走边看、能够承受孤独。后来,冒着大雨天我一个人出发,订了去程,不知道下一站在哪,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边走边看,每去到一个城市,我就订通往下一站的车票和住宿,记得回程机票也是当天订的。整个旅程跨越春节前后,我印象最深的是年三十晚上一个人拦不到的士,压着黑漆漆的马路走一个半小时才到达目的地。那是数着路牌的时光,孤独与自由并重吧。
其实我见过很多人,护照上卡了几十个国家的戳,号称走遍了整个中国,却依然是个谈吐无趣的人。
所以我不再期待,不再期待一次旅行能找到自我,甚至找到灵魂伴侣。我也不想赢得朋友圈的摄影大赛。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旅行不是逃避,该面对的事情你一个也逃不了。回来之后你还是要继续做决定。它只是在非常态的环境里,慢慢去感受,改变心中真正觉得重要的东西。
现在但凡我能想起来,能感受到的,除了我自我验证的快乐,是曼谷整个旅游业的人性化的服务;是清迈整个城市对犯罪女子的包容度,因为建立了女子监狱按摩馆,给了她们重新开始的机会;是我和男友在海岛看日出拥吻的美好;面朝深山盘腿而坐的放空状态;乌镇的黄昏下老爷爷老太太相伴的幸福感;迪士尼游玩的少女兴奋感;是除夕夜拉着我守岁的小伙伴们……
我知道很多城市、景点商业化已经彻底沉沦,但不代表我的浪漫情怀也要跟着沉沦。凡是我现在能想起来的,没有一个是跟景点有关,而是那些美好的人、事物和心境。
25岁前在流浪,25岁后只剩下浪。既然我能接受旅途中的不确定性,那么就会把这种心境融入生活的常态中,去拥抱更多的可能。我也希望带着一些走过的城市性格,慢慢融入到我血液中。成为一个包容、奔放、热情,对外界保持好奇、很cool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