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地名,勾起了几番思绪——南渡。
南渡,顾名思义,向南渡。为何向南渡?又是谁要往南渡?可能对“南渡”不太了解的人们会自然而然想要问;而稍微了解这个词汇些许背景的人们,譬如我,可能会心潮浮动,几乎无法抑制。
南渡,并不如北雁南飞般的自由自在,凭借本能向南飞,也并不是周而复始、一年一度往返南与北。当然,北雁南飞,也是迫于北方寒冷的气候而寻求在南方生存,在这一方面,南渡就又与北雁南飞有一定的相似度。那么,在这里,南渡,是指人的“南渡”,中国人的“南渡”。纵观历史,国人的南渡也几次三番,但凡北方在遭遇重大天灾人祸、朝代更迭、乃至亡国灭种之时,人们就会依照本能、依靠经验、依赖皇权来寻找生机。南方,就成了这些人的生机所在。
这些历史无法避开,因为它们就在那里。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众多百姓与世家大族南渡。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举族南迁的路途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到达希望之地?而留下的当真就永远留下了,为避免成为“两脚羊”,也只能选择南渡。或车行马鸣,或步履蹒跚。这次南渡,终究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希望,使中华血脉不曾在纷繁祸乱中断绝、让中华文化以及文明在遭受如此浩劫之后仍能够在这片大地上传承。
开封,北宋国都。在被黄河一层一层掩埋的故事中,这座都城总会隐藏着一缕悲伤。无法想象当初金灭北宋之时,这个国际大都市曾遭到怎样的劫掠,又经受了怎样的耻辱。上至皇亲国戚、国之重臣下至能工巧匠、贩夫走卒,究竟都有谁从中逃脱。也不曾知晓,这逃脱,究竟意味着幸还是不幸。宋高宗赵构侥幸逃脱,并登上帝位,而在这之后的三年中,也一直受到金的追杀,从商丘、扬州、瓜州、直至镇江。国主逃亡,民众追随。无从知晓,当初果敢的康王如何就成为了后人口中的与秦桧沆瀣一气的“小人”,但这其中遭遇的种种磨难与因由,也并不能够一语以蔽之。都说故土难离,当初被迫南渡的百姓们,又有多少人成功渡到了彼岸?留下,死。北上,死。南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宋高宗的南渡,与其说是南渡,不如说是难逃,为汉人逃出了一线生机。也许,会有人说,没有宋高宗,也会有其他汉人改朝换代。但改朝换代又会延续多少年的战乱?而宋高宗作为当时的正统皇帝,他的地位却是无人能够替代。有了他的南渡,才有了后来南宋的偏安一隅、百年繁华。
南渡的人们,书写了后来的历史。而那些留下的人们,他们的故事可能会由他人诉说些只字片语,而他们之中,却再也没有人能够亲自书写。或许有一天,也或者早已经有,考古人员在地底某个角落发现了留下之后的人们书写的亲身经历的些许故事。故事可能不忍卒读,可能会有麻木以及归顺,也可能会是在被人遗忘背后的那些生活日常。但,但愿,当时的他们不曾经历太多太多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