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中过度劳动一点的思考
过度劳动在过去的资本主义世界里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非常严重,而资本主义社会在近代也经历许多动荡,也在不断调整自己,资本主义社会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本文主要讨论马克思资本论中过度劳动的形成规律和目前我国存在的过度劳动现象。
资本的确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自我增值中,过度劳动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过度劳动指人力资源的过度使用。过度劳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指较长时期内劳动时间过长;另一种是较长时期工作强度过大。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买劳动力的成为资本家,卖劳动力的成为工人,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工人提供劳动力,所得商品归资本家,资本家付给工人报酬。劳动者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属的生活所必需付出的那一部分劳动称为必要劳动,超过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需要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工人在资本家的手里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却得到远低于劳动价值的报酬。资本增值自己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尽可能地吸取最多的剩余劳动。吸取的剩余劳动越多,资本就越强大,而资本为了保持它的这种强大,只能不断吸取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是其生长的动力,与其它资本家竞争的基础。
资本吸取剩余劳动的形式是延长工作日劳动时间,在不合理的工作日时间中,工人消耗的还有生命健康。而工人,工人为了维持生活必须,不得不主动延长工作日时间或者寻找其它工作以赚取更多钱。所以工人主动或被动地处于过度劳动阶段。
马克思在《工作日》中列了当时许多因为劳动时间过长而患病甚至死亡的例子,如壁纸工厂中,粗糙的壁纸用机器印刷,精致的壁纸用手工印刷。生产的旺季是从十月初到第二年四月底。在这段时期内,劳动往往从早晨6时一直持续到晚上10时,甚至到深夜,中间几乎没有休息。资本无限地追求自我增值,使工作日延长到违反自然的程度,从而缩短工人的寿命,损害工人的健康,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大大降低。而资本家需要保证利益的增长速率,就要保证劳动力补偿的速度,而劳动力的再生产上就要花更多的费用,像一台机器磨损的越快,每天要再生产的那一部分机器价值也就越大,资本为了保持利益,只能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关注工人的健康,保持正常的工作日时间并适量增加工人的工资。而当滋养资本的剩余劳动不再有正常数量的供应时,工人的工资就会被降低。工人的工资始终被限制在一个不高的水平以下。马克思总结道:“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绝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这样,工人始终处于过度劳动的的状态,当工人的生活状况不行,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产生很多问题。
当今中国同样存在过度劳动问题,通常是人力资源在较长时期的过度使用,即就业者在较长时期处于一种超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强度的就业状态。现在社会的的过度劳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供小于求时,这种情况一般为计算机行业和需要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由于行业需要人员的水平较高,门槛较高,而劳动者的补充始终小于市场需要,使行业人员经常处于过度劳动的状态。
另一种情况是供大于求时,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的行业,我认为过度劳动最严重的就是建筑行业。由于中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的转型期,需要大量建筑工人,农民工应运而生,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低廉,当较低的工资不足以维持日常生活时,农民工不得不增加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来赚取更多的钱。这样使企业所雇用的劳动量减少,一部分工人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工人却拿着低廉的工资进行过度劳动。而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工人的工作环境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拖欠工资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农民工讨薪的事件时有发生。再者目前工地的安全措施并不到位,伤残死亡多发,致使更多人陷入贫困。其它一些低收入低技术含量的行业,也存在相似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与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过度劳动的规律是很相似的,只是没有了资本的压榨。第二种情况的过度劳动在中国是很普遍的。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是必然趋势,过度劳动则是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