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叶丽雅 叶丽雅 1周前
即日起,各地赴武汉的医疗团队回乡,网络上着实煽情了吧,趁机感觉对W哥进行了爱和责任的教育。
同时感慨,武汉感谢全国,我们全国人民也欠武汉一声感谢,一声发自心底的感谢:如果没有武汉人地悲情守护,今天的我们或许仍然居家隔离,乃至可能遭遇更惨事件。感谢武汉,感谢武汉人民!
每日读书
最近和W哥其实都没特别的事情,无非是认真聊天,尊重他的意见,适当管理,算是阶段性平稳。好自然是不敢说,一则小磕小碰还是坚持,二则,是怕像小时候说“我从来也不会得**病”,然后,眨眼就得了,也是悲催得紧。
所幸每日读书,今天尤其读到一首好诗,真心不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
What are Heavy
——by Christina Rossetti(1830~1894)
What are heavy?
Sea-sand and sorrow;
What are brief?
Today and tomorrow;
What are frail?
Spring blossoms and youth;
What are deep?
The ocean and truth
第一眼就是满满的惊艳,再读回味,齿颊余芳。
不知道这首小诗是否是写于儿童的,但简洁至极的语句顿时让我后悔为什么让W哥读《Mother Goose》,她的诗句显然更好上口,关键是,省却很多教化之工——中国人,总也喜欢洗脑,让孩子不知不觉间将情感管理、时间管理的理念,以及诚信的意识植入心间似乎是一个很让人上头的想法。
哪怕什么都没有学到,还有优美的词句让人惦记,让人欢喜。
《Who has seen the wind》也甚是可爱:
小野洋子和列侬结婚后出的第一张专辑《who has seen the wind》就是在这首诗的基础上谱曲作词。小野洋子的嗓音好日系,柔媚入骨的感觉。
Who Has Seen the Wind?John Lennon、Yoko Ono
她的诗作还有被改编为赞美诗、圣诞歌、流行曲。
说了半天,这位Christina Rossetti是谁呢?
她大哥的名画《受胎告知》里,圣母玛丽亚的模特是Rossetti。
无趣如我,此时又去度娘了。这才发现这位意大利裔英国女诗人不仅自身是英国最重要的女诗人之一,她的家庭在英国也是鼎鼎大名:父亲是诗人兼意大利语教授;母亲是拜伦的医生和秘书,小说作家;大哥但丁·加百利·罗塞蒂是拉斐尔前派著名画家,多次以她为模特作画;小哥哥和姐姐也是画家兼诗人——无论放哪个国家哪个朝代都是妥妥的书香门第,清贵世家。
只是,后来父亲亡故,家道中落,Rossetti又情路坎坷,据说经常性会被抑郁困扰,现实中她的人生让人唏嘘不已。
他哥哥以她为模特的名作《命运》
早年读英文诗也曾喜欢过William Blake的,拜伦和叶芝的不知道为什么没读过,或者没有特别的体验和记忆。毕竟没有专注研读过英国文学,对很多原文作品还是颇有些隔阂。
感觉是时候重新读诗,像呼唤神龙一样呼唤一下内心的美好。
关于作者:做过媒体、投资、咨询,是创新方法论的爱好者,商业世界的观察者,2019华章图书年度最佳作者。然而,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于是,辞职在家,天天陪娃,日读一书,先还上前几年欠娃和父母的债。其他的,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