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期周海宏教授在混沌研习社上的演讲,讲了很多关于音乐,关于艺术上,我们大多数人所存在的误区,他的核心观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对于音乐的理解,从来都是高度主观的、多解的、模糊和不确定的。
想来,我们从小到大,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在分析音乐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那个套路,分析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创作者如何如何的情感,是高兴的,还是悲伤地,是忧郁的,还是愤怒的等等。总之,老师最终会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说作者在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一定是这么这么想的,你要是听完这首曲子,是那么想的,那么你就是错了,你必须要这么想!
然而,周海宏教授说出了一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感觉得,却从没有人敢于大声疾呼的现实——音乐从来就不应该充斥着各种标准答案,对于音乐的理解,就可以是因人而异的。同样的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也会根据自己不同的个人理解和演奏风格,展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感觉来。同样,我们听众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它本就不应该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所束缚!
他说了一个曾经演讲后遇到的一个老教授的故事,当时他在讲完这个主题的讲座之后,一位老教授满含泪水的跟他握手,表示强烈的感激之情。因为他教了这么多年音乐,一直被音乐欣赏要有标准答案所苦恼,很多所谓的标准答案连他自己都听不出来,他却还要硬着头皮去教下面的学生,应该如何如何去理解。
这个小细节乍一听上去,很是搞笑,很有一种皇帝的新衣的既视感,大家都心知肚明,却还要在表面上奉行着这种不符合事实的行为准则。但是仔细深思一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事实啊,连一个老教授,都要迫于所谓的规则去做这种自己内心所不认可的事情,让自己都快纠结了一辈子了!那么我们普通人又如何呢?
同时,不光是音乐,其他的很多种艺术,包括但不仅限于绘画,文字,电影等等,人们向来习惯于推崇所谓的标准答案。
大家还记得上学的时候吗,每一篇阅读理解都要按照那所谓的标准和套路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去思考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的心情等等。先不说这些套路是否正确,就拿这种僵化的思维模式的培养,让我们的孩子在这么小的时候,在这么需要培养创造力的时候,我们却让他们记住各种各样的标准,套路,每天想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寻找标准答案。那么我们又怎么能期待他们能在长大之后成为一名极富创造力的对社会有极大价值的高端人才呢?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才会有越来愈多的精英群体,选择了移民或者至少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当我们普罗大众还沉醉于我们的孩子在小学中学期间的好成绩,沉醉于他们和外国的孩子比起来那强悍的套公式,寻找标准答案的能力的时候,这些精英阶层已经开始慢慢形成了所谓的阶层壁垒,他们的孩子更有创造力,而普通人的孩子只会按部就班地套公式,记标准答案,最终顶多也就是给那帮孩子们打工的命。甚至在不远的将来被人工智能残忍的淘汰。
我们很多家长,都对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不是很在意,觉得时间还很遥远。也许对于父母自身来说,确实很遥远,但是对于他们孩子来说,很有可能这就是他们长大之后需要面对的社会现状。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借着大数据的势能席卷全球,不断的有大量的从事着简单重复性劳动的人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这可不仅仅是很多家长以为的那种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越来越多的所谓的脑力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尤其是我们很多引以为豪的利用套公式能力,利用寻找标准答案能力的中低端脑力工作,都将会被人工智能极大的压榨市场需求。
而目前来看,真正能在智能时代毅力不倒的仅适合人类来做的工作,就是那些需要极大的创造能力的工作,如各种艺术工作者,科技行业等等,他们需要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创造力,而不是遇到所有的问题都只会套公式,寻找标准答案。
而这种极度推崇标准答案的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更在不断的影响着我们成年人的工作和生活:
标准化的如同工厂里的按部就班的人生,是多少人逃离家乡,奔向北上广深的根本原因?每年回家就要被催婚,催完了婚催要小孩,要完了一胎催要二胎。我们的人生在很多父母眼中就应该是跟他们一样,到了相应的年龄,就要做相应的事情,难道我们的宿命就是要把父母过完的人生再从头到尾过一遍吗?那作为一个人还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们每个个体的存在意义又在何处?
坐享时刻
人生,本就不该被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所束缚,扔掉这些标准答案,拥抱不确定性,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大脑,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才是现代和未来社会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