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须知:
不是一本可以随便翻翻的书
这不是一本可以随便翻翻的书
这不是一本可以随便翻翻的书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出了三版。2009年第一版出版的时候,我还没有上大学,假期里跟朋友一起组团去北京新东方报了个托福班——学着玩。抱着学着玩的心态,竟然还万分有幸的赶上李笑来老师绝版的托福作文课。
李笑来老师讲课很有个人特色,很幽默也很犀利,毫不留情的打破了青春期的我自以为是的世界观,一时惊为天人。对李笑来老师的课堂的印象是,即便不走心如我,依然很难走神溜号。
如果不幸走神了,那一定是因为被他独到又清醒的观点震撼到,然后发觉自己蠢。
七年之后,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仍旧时不时的脊背发凉,然后发觉自己蠢。
如此看来,如果不去真正的开启心智、不断积累、付诸实践,哪怕是经过人生中交游涉猎最丰富多彩的7年,蠢,依然还是蠢的。
------
开启心智
李笑来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有句名言:“同学们,如果你有***的经历/感受,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受成长环境影响(或者说桎梏),一代人一类人的观念总是相似的。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形影不离的一对朋友,在出身、学识、能力、收入上都不会有特别大的差距。这也算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观点:我们的社会阶层正在板结。而事实上影响阶层板结,或者说我们个人成长停滞不前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出身和学历,而是心智的发展。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以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心智的开启提升,要经历一个比较复杂的阶段,甚至是很痛苦的阶段。(例如我自己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脊背发凉,发觉自己蠢)这通常意味着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积累新的经验;调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判断、产生结论;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整合;再不断的调整、巩固、否定、重建原本的认知体系。对于某些急性子的人来说(比如我),说话办事要经大脑,都是有些费力的事情(捂脸),更遑论反复地思索、判断、总结、整合……开启心智说来容易,却不可谓不痛苦。
------
不断积累
“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开始
十几年前,一位我很喜爱的80后作家声称:数学只学到初二就够了……一时之间,深受数学偏科党追捧。
耸肩……我们不讨论偏科,只讨论“学习某项知识技能,有用吗?”
too young,too simple and always lazy的我们,经常问:
“老师,把英语学托福考到高分有用吗?”
“老师,数学学到微积分有用吗?”
“老师,阅读名著、学习写作,有用吗?”
……
“老板,熟练掌握PowerPoint、Excel,有用吗?”
回答以上问题,只需要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不会**知识/技能,你能用得上吗?”
托福满分120分,美国名校的申请要求都是90+,而现在的高中生经常考到110+。如果你的英语水平只能考60分,那么,这个分数,你用的到吗?
微积分,对于纯文科专业的大学生都是不需要学的,那么毕业之后也是从事与理工科应用无关的工作,自然也是用不上微积分的。
至于阅读名著、学习写作,想必前面提到的那位80后作家会肯定的回答,有用啊!毕竟他自己就依靠写作赚足了稿费。(还玩起了赛车——为生命安全着想,他应该不会去和赛车工程师讨论,数学只学到初二水平够不够用。)回溯到他第一次阅读美文名著、第一次提笔写作的那一刻,如果他判定了“阅读写作无用”,那么作家这个身份便与他无缘了。
如果我们必须开始学习一项技能,或者突发奇想的跑去学一项技能,不要再去理会那些“学这个有用吗?”的想法。因为只有开始学,学到了解,才能真的理解这个技能的价值。学到精通,才能真的应用并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好处。
重复
作者在文中不断重复一句话:一切都靠积累。
学习必然是会遇到困难的。因此我们总是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追问老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殊不知对大多数人而言,掌握一种知识/技能的方法只有一个——开始学,并不断重复。
有一个被英语老师们不断的举、举、举的例子。各类英语考试的词汇书里,所有买过这本书的考生都认识的一个词"abandon"。原因是各个版本的四六级、托福、雅思、GRE、GMAT词汇书,都将这个单词放在全书的第一个。
众所周知,刷单词书是学外语过程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没有之一。想必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买回来第一天一口气花2、3个小时啃下10-20页,连路人都能看到我们额头上那根飘扬着的红飘带;第二天觉得,前一天收获满满,那么今天就漫不经心的翻上3、5页;第三天,出去撸个串犒劳自己一下;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积灰;第十*天,哎呀!第一天背的都忘记了,从头开始看吧——abandon!
还有其他现实中常见的例子可以证明重复的“魔力”:从业越久的会计,收入越高(每星期8*5个小时不断重复同一种技能);外行不清楚诊脉的门道在哪,但就是偏信老中医比年轻的中医更厉害(小广告里声称专治疑难杂症的都配上发色花白的头像);乐器、舞蹈、武术的学习者、教学者以及学生家长,都坚信童子功存在(钢琴‘神童’朗朗,曾透露自己10岁以前都是每天8小时粘在琴凳上练琴);以及,习惯了敲键盘的我们常常提笔忘字,但写自己名字的时候绝不犹豫……
戒躁
然而“开始,并重复”是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生性懒惰的我们鼓足了勇气开始之后,又很不安分的开始想:“有没有更便捷的方法呢?”——这绝对是人之常情。即便没有人一天三顿饭一样提醒,我们也知道生命有限、时间可贵。因此,追求速成,几乎是全民的心态。
且看备考党的朋友圈里,有着《仅仅用了**(一个很小的数字)*天,取得**考试满分》类标题的大神备考心得被转了又转。然而其中真正真实有效的内容却是:“每天晨读1小时、写2篇作文、听写3篇、阅读10篇”。静下心来仔细换算一下,大神或许智商报表,用了3个月的时间达到了我们1年的目标,然而他们每天专心精进的时间却可能是我们的5倍以上。
总是有人摇头叹气的站出来说,“应试教育教会了学生知识,却没能教会学生自学能力,到了大学里,都放羊了”。其实所谓的自学能力,就是静下心沉住气看书写字的能力。同样是坐板凳,之所以可以每天打游戏通宵、却不能图书馆看书半小时,正是速成的心态搞的鬼。
游戏设计者们深谙这个道理,在游戏中,我们总是立即获得奖励,如升级、获得虚拟金币。《自控力》一书中有详尽的分析。
速成心态的成因有两种:
一是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如电脑游戏的例子。
二是不了解‘有些阶段无法跨越’的道理。
以上两者是我们浮躁的根源。
运用类比的方式来解释一下【有些阶段无法跨越】:人类十月怀胎,孩子提前钻出来一个月,全家人心惊肉跳兵荒马乱;小娃娃几个月就会对周围的声音有反应,但要到2岁以后才能和人对答如流;营养和体质最好的少年在生长发育高峰期,也不会一天长高10厘米……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一点都不浮躁。成人浮躁的原因在于,见识到世界之大之后,变得欲望无限、想要完成的任务太多、自我满意度不断下降……想要解决以上问题,要认清以下现实,即是人人都有不足之处;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有些阶段无法跨越,不可一蹴而就。
------
付诸实践
交换才是硬道理
用我家一只鸡,换你家三米布——人类最早的贸易交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古用努力交换成果
浮躁的一个原因之一是,想要的太多,欲望无限。可悲的是,欲望是无法消灭的,就如同工作中的任务,可以换一个形式存在,有重要紧急之分,但是不会消失。
想必很多人列过梦想清单,或者购物清单。即便没有真正写下来,至少在脑子里想过。
这样一个清单,本质上是一份“我要……”的清单。
而实现这个清单的条件是,用“我有……”的来交换。此时,真正考验的是我们从前的积累。
欲望越大,对积累的要求越高,这是一个硬道理。诚然,只要我们肯付诸努力,积累也会不断增加。在实践中,每当有了“我要……”的念头,立刻转念去思考现在“我有……”的积累。这可以让我们瞬间脚踏实地。
即便出现了令人气馁的最坏状况,“我什么都没有”,也可以加上“时间、精力、智商、学习”等等,只要努力、勤奋,机会总归是存在的。
完美永不存在
一部分拖延症患者有一个特点,即完美主义。
例如可悲的笔者我。
我永远在准备。
要写毕业论文。“准备”开始了
——准备花1个星期确定选题(OK啦毕竟要写很多字)——准备看5篇类似的文章,再确定自己的大纲(也还好啦,稳妥起见)——准备看50篇同题的文章再开始写(不要讽刺我深厚的积累,根本没有那50篇同题的文章)——时间很快过去,在deadline前1个星期才动笔,花了1天时间修改,熬夜排版,凌晨5点爬起来到复印社排队印刷(这么多人排队,我并不孤独)——导师友情判了个87分(打开论文仔细看看,自己写的什么破烂玩意嘛,好想再毕业一次,哼!)
……还没完
——若干年后吹嘘“我当年花了7天时间就把论文赶出来了,还得了个87”(其实心虚的不得了)——“如果多给我3天时间,妥妥的优秀论文呀”(别闹了,再多1个月,我也会用来拖延着准备的)
这是一种完美主义者的死循环。担心事情做不好,因此永远在准备。准备太久,真正在做工作的时间太少,因此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从此对所有能拖延的事情一拖再拖,拖到再无人信任。
如果仅仅是不尽人意也罢,严重点,干脆给自己立下规矩“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从此拒绝一切挑战,原地踏步。这是最可怕的,要知道,开始做,总是要好过什么都没有做!
所谓的“做不好”,事实上是“不能一下子做好”。然而,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下子做好的!如果因为与完美有差距便拒绝再努力,拒绝展开行动,那么结局必然惨淡。
良好的追求完美的方式是“努力做到接近完美,并一直努力”。这种追求是动态的,“接近完美,然后努力去更接近完美……”然而最终我们始终要学会忍耐与“极限完美”相差的那一点点,告诉自己平静下来,缺憾总是存在的。
以上列举的内容位于全书第三章,名为“现实”,写在时间管理方法之前。
作者之意,认为“否认现实、逃避现实是愚蠢的行为”。而与时间做朋友,归根结底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之所以在读书笔记中罗列这么多所谓的与“时间管理”无关的内容,是因为通篇读下来,才发觉“开启心智、认清现实”才是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自我管理的根基,在此之前,每天埋头算计ToDoList、或与番茄钟奋斗,只是被时间奴役而已。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章章精华,坦言说,写这样一篇笔记,都觉得是“斗胆”。因此强烈推荐大家去通读全书,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