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遭遇写作瓶颈的一周,有几天不知道写啥好,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完成了日更。
周一写《光鲜背后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混乱,然而其中却常闪烁人性的光辉》时,整个人处在一个思绪混乱的状态,最终只写了800多字。
没想到这篇自己认为写得不怎么样的文章,却受到很多读者的肯定。
这种事情不止一次发生了,或许真的是自己平常太想把内容写深,反而会导致读者看不懂。
看来把内容写得通俗易懂,市场才是更大的。
周二写《多和牛人接触,会有你想象不到的惊喜》,这篇写的是自己的事例。
我发现写自身经历,确实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后写作还是要多写一些自身经历才行。
周三写《和高效能的人一起,做事更有动力和激情》,这篇是自己跟着感觉走,特别想写的一篇文章。
只因和U型思考训练营0期的小伙伴一起开会时,我感受到了那种高效开会的快感。
周四写《曾国藩的“黑红”往事》,这借鉴的是一个写娱乐领域很牛的作者的标题。
惨淡的阅读量,说明这个标题不适合用来非娱乐人物。
不过,不少读者读了这篇文章表示深受启发。阅读量虽然惨淡,但对部分读者有帮助,就已经足够。
周五写《学会本质思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源自U型思考打卡作业的一个延伸。
使用“5why法”追问,更能找到事情的本质,然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令我感到很惭愧的是,平常自己真的是太懒,不喜欢不断追问自己why。
然而,何以解忧?唯有不断问why。
周六写《若想成长快,输出不可待》,这是自己很想对很多朋友说的话。
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很努力,但他们取得的成绩和努力往往不成正比。
在我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输出得太少了。
不倒逼自己输出,你有时很难发现自己还有哪些内容没掌握。
像我周六参加U型思考,早上的考试成绩虽然是状元,但通过这次考试,自己发现还有不少内容是没掌握好的。
下午做完分享后,经沈拓老师点评,我才发现自己在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对U型思考的底层逻辑的理解,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周日写《团队的力量,超乎你想象》,这也是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U型思考0期训练营,对我来说,和8组的小伙伴一起奋战的时光,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从刚抽到“巴奴毛肚火锅”的手足无措,到周六从晚上8点多一直讨论到11点多,我们在一起用思想撞出了和谐的火花。
周日晓轩代表小组分享时,把每个点都讲得很扎实,沈拓老师对此也是赞不绝口。
最终我们在这场华山论剑中,拿到了季军。很完满的结果了,毕竟我们不像冠亚军的1组和6组,熬夜到凌晨3点以后还在打磨PPT那么变态,哈哈。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站会遇到什么人。但是,我相信有趣的灵魂终将会聚在一起。
写作也是这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段话会写成啥样。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我手写我心”,一定可以打动更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