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
今天有个人好话说尽,就是不愿意去迈出一步。气的我想说“废物,活该你一辈子灌胶!”因为当时我认为是人的问题,是这个人不上进,不进取,无可救药, 这是十分不争气和消极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就应该被指正,有这样行为的人就是有问题的人,就应该被攻击,被批评,是不配好声好气的说话的。
还好我没说,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这样说了就完蛋了,就再也不可能说动了。所以,我还是耐心的又说了说。后来我又再一次感受到那句话的威力“看似心生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原来他只不过是不知道如何着手而已,和我之前大脑里的想法并没有什么关系。我大脑里的那些想法只是自己的评价和想法并不一定属实。并不一定和实际情况相符合。
2018年11月8日
读书问自己
这一部分在本段是什么地位。和前一段什么关系,后一段什么关系,在全书中占什么地位。是为作者的什么目的服务的。
11月6日
想准备TA读书会,却无从下手。没有方向。现在终于想好了大致思路。
四个大戳,每天盖一个,一个大戳10个小戳。每次读了一个章节就得到一个小收获,就盖个小戳。
每个小戳包括的部分是
1,这一小段和标题什么关系
2,这一小段和本章什么关系
3,这一小段描述的是事实,还是方法?如果是事实的话,这个事实为哪个方法服务?如果这是个方法的话解决什么问题?然后问自己,这个要解决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自己改采取什么行动?行动的结果如何?
总的说来就是:
事实-方法-问题-自己-行动-反馈
-更新对方法的认识
-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和自己哪些行为有关系
-可以在什么时候,什么时间,用什么资源,做哪些可衡量的事件。
-衡量的结果如何
11月4日
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把目标越来越细化。比如,自己想借助TA公众号平台给自己发声,那么就需要一个个的片段来构成一篇文章。这一个个片段自己已经开始做了一部分,比如,为了实现自己的作家梦,自己需要会描写一个场景,那么我已经有了一个描绘一半的场景,就是我被导师打动的场景。我想去进一步完善那个场景。给自己在课程大纲上打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