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到这本书,原本以为这又是一本烂大街的鸡汤文,我是被这本书的题目所吸引,倒不是怀里,而是“孤独”。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我一直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很明显,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群居动物,我一个人过的更为潇洒自在。
PS:最近,刘若英执导的电影《后来的我们》上映,我准备去看的,看完我在把影评补充在这里。当然这和这本书的书评是无关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看点,就是以访谈的形式将故事描述给我们,让我们看到那些生活在不同层次的艺人的生活是如何的。对,他们当中的人有些是孤独的。我想到了人为什么能够在那么长久的历史变迁中生存下来,除了他们能够制造工具,智力高于其他动物,另外的,他们是群居性动物,难以想象,在那么毒虫猛兽的时代,若是只有一个人,该是如何生存呢?(详情见,贝爷等一系列大神的荒岛求生类节目,比吃鸡可有意思多了!)我下面就把书里面的内容摘抄几句下来,谈谈我的看法:
有一种朋友,不需要太常见面,只需偶尔通通电话、约喝咖啡。但不管多久没见,只要见了面说上话,这段没联络时间所发生的大小事,仿佛心意相通般都在彼此的掌握中。
我想说的是,不知道我又没有这样的朋友,或者是对于别人而言我是这样的朋友呢?如果够幸运的话,就算我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孤独了好久好久,或是因为受到什么挫折,我还是能找到那个朋友,就算我没有开口,也知道我将要说的是什么,那样我便不孤独了!
那是一种“你以为应该要有却没有的状态”,我之前也住校过,大家都回去过节了,整个宿舍只有你一个人,身处在一个原本有很多人,现在只剩你一个人,跟原本就只有你一个人的空间,很不一样。
——这种孤独,似乎又是另外一种形态,是被动的孤独。
那种从有到无的转变,比原先就没有,更让人难受!这种孤独,凌驾于主动的孤独,似乎是我整个人仿佛都空了一样,更为难受。所以我要学会一个人生活,一个人一个房间,吃饭也是一个人,看电影也是一个人,旅行也是一个人,过上那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
“我们常常忘了自己是人,不是讯息接收器”,网络、脸书、媒体,接收讯息的时间永远都不够,感觉很热闹,“当我发现我是孤独的时候,反而是种很好的状态,孤独可以让你更强壮。”广仲说。就因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的连结太多元也太频繁,独处反倒变得珍贵,成了意识上得一直去寻找的一种平静。
我主动地选择了去孤独地生活,e.g.,如果我们关掉了朋友圈,不看空间,不刷微博,除了新闻,我们对身边的朋友或者这个社会每时每刻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完全视而不见,我们会多出很多的时间,这些时间就是给我们独处所用,我们可以看书,可以下棋,可以思考人生的问题等等。
但是这样一种极端的生活方式将我们推向了另一种情况,我们可能无法再融入他们的生活了,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不过,我发现上班之后的朋友们确实很少发状态了,大家都不太想把自己的生活与大家分享了,除了那些代购之类的,忽略掉。大家都开始尝试着过独处的生活,不在在网络中过着群居的生活,这与学生时代的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已经没什么好分享给他人的了,其实一个人过日子不也挺好么?索性就看看别人的故事,做做点评,因为毕竟那不是我的生活,也不是我向往的。
一个人的旅行,不但必要,而且真的是一种完美的旅行方式。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许嵩的《单人旅途》,里面有句歌词:车窗外面,泥土清香沁入心田,情绪一点一点沉淀; …… ;没有觉得一个人的旅途有何寂寞。一个人的旅行,应该是不寂寞的?你可以走自己的路,吃想吃的美食,看不一样的风景……
书里刘若英他们说旅行就旅行,只要心情好,时间合适,飞机就起飞了。当然对于我们而言,世界那么大,我们自然也要到处去看看,不过离开学生时代的我们似乎总有一根线牵着我们,我们不能再随着性子了,一个人的旅行逐渐的变成了一家人的旅行,带着孩子,意义更为不同了。
两人于是允许彼此绝对的自由,因为知道即使对方离开了,自己还是可以一样的快乐。自己的快乐是不会被对方剥夺,因为快乐不是对方给了才有的。
最后分享一段话。离开了他,难道我连快乐都失去了吗?我想很多刚分手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刚开始,脑子里会不断回想那些遗失的美好;接下来,断断续续地想起某些片段,在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些故事;最后,你开始在梦中无意想起只字片言,那些曾经的誓言,现在听起来却是那么可笑?
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感同身受,我喜欢这种独处的感觉,当然也不排斥偶尔的群居生活,大家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当然能够聊关于书的话题是更好的选择,所以这本书我选择了和别人共读,不过她和我说她忘了看了(今天是截止日),最后又变成了我一个人的独角戏了。(PS:许茹芸的《独角戏》也是很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