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

道理,往高一点说,就是天道、天理,是事物的规律,是事情或论点的根据或理由。往实际一点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却并不是时时处处都需要“道理”的,尤其是那些只嘴上说的空洞而苍白的道理。后来人们又用一个词“大道理”来表达。道理与大道理,只一字之差,表达的感情却有点不同。道理,说上去有些严肃和正式。大道理,说上去却更多是调侃或者表达了对说者的抗拒。

大道理人人都会讲,人人都想给别人讲大道理,觉得那不过是信手拈来,随口一说,很不用费劲的一件事,而且我给你讲大道理,无形中我就比你站的更高,比你高高在上,像戴上了道德的光环,站在了道德的至高点上,成了别人的人生导师,充满了光辉,令自己都飘飘然了。当然这很多时候,是潜意识在暗中运作,可能表达的人本身并没有发现。

讲大道理受到别人的抗拒,也是因为在讲大道理的时候,无意识地就把别人放于“你什么都不懂”的位置,而人们对他早已懂的东西被别人否定,自然有种愤怒。

处于学习状态的时候,被人讲些大道理还好些,好多可能确实不懂,听过就明白了,那么讲些就讲些罢。当处于进入社会日常生活中,早已掌握明白很多道理时,再光是被别人讲道理,当然不开心。尤其是家庭生活,靠情感联系的亲朋好友关系里,被人干巴巴地讲道理,更是不爽的事。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是这个意思,现代社会“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也是这个意思。

比如一个人,因为他自己的一个小失误,工作上的一件事没做好,在外已经受到客户或领导的指责,那么他回到家将这件事告诉家人或朋友的时候,并不想听到:“你错了还不让别人说啊。”“你应该怎样怎样,你不能怎样怎样,你怎么能那样呢”等等。也许他当时的事情已经在尽力补救和挽回损失了,也早已知道怎样做了,只是情绪上受伤的感觉久久不去,内心也已被自己责备了好多遍,那么他回到他的感情关系中时,需要的就不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他喋喋不休,他需要的只是休息、陪伴,以更好的状态,做更好的事情。

就比如,如果我做错事情,早受过应有的批评指责。我还愿意很信任地将这件事讲给亲朋好友听,那么听到的人不去喋喋不休地带满光环指导我应该怎样怎样,而是安静地告诉我,我永远和你在一起。那么我在你面前就是“安全”的。如果你要做“公正的法官”,我不仅原来的伤口不能得到抚慰,又新添了你划上的伤口,那么我又为什么要讲给你听!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啸谷 01 表弟今年高考考的不理想,刚考试完就和几个同学到江苏的电子厂去打工,一个月也能挣三千来块钱。这两天回...
    啸谷阅读 1,693评论 0 6
  • 小故事1、习惯标准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 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
    简明估阅读 935评论 0 3
  • 文/Amanda 你之所以困惑是“读书太少又想太多”,这句话很形象地诠释了读书的作用。读书,可以占据时间,这样人...
    Amanda老师阅读 1,762评论 1 13
  • 哲理小故事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
    夜蚺阅读 4,097评论 10 39
  • 很久之前我有幸跟一个阅女无数的有钱老男人吃饭,他当时请了几个女性朋友,都是40多岁,而且在事业上极度成功的女性。 ...
    猫黍阅读 5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