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一个让多少人感到晦气的词语,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轻易不愿提及,也不愿面对的问题。
死亡的生物学定义指的是心跳和呼吸停止。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当心跳停止跳动时,大脑还是可以继续运作,换句话说,大脑是可以接受到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结果一出,无疑是令人震惊的。
这么看来,死亡仅存在生物学上的解释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在思想上,见识上的要求,哲学上的死亡意义已然崭露头角。
人的精神存在超越一般性的生命力量。生命在世时,精神就是附在鲜活生命里,维持生命绽放的属性之一。它在人与人之间会形成无形的链条,将有需求,有共鸣,有同理心的人串在一起,将一个人的力量发散,通过这串链条,汇集更强大的一股精神能量。当人的生物性生命终结时,精神力量不会因此消失,而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组成而存在,被后人传播与分享。超越了一般性的生命死亡含义,人们对精神世界力量的追求,已经被社会广泛关注与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与向往,它早已跳脱出“晦气”的世俗定义,为实现更加积极的正向生命价值而努力迈进。
很多哲学家都喜欢直面“死亡”的话题,因为这是一个无法逃脱的事实,尽管再不愿意面对,终究有一天会来到自己身边。只有“死亡”是唯一一个不用我们费心猜想结局,自个儿就会站在一处默默等待走向它的确定的结果。周国平在他的《碎句与短章》里写过一句话:
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亡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的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或者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
直面死亡,就是直面自己内心的掩饰。生命带给我们很多角色,赋予我们不可以控制和逃避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我们是存在于这个大千社会中的社会人,掩饰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平衡社会关系或者家庭关系,尽管内心曾经有多少个迫于无奈,挣扎与矛盾,最后我们也无法孑然一身的活在社会中。与其逃避什么,不如正视自己,以最终的生命结束来反观自己的存在,问问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想要的是什么?在“生命”面前,尽量活得丰富而快乐,简单又不乏味,孤独却不失情趣。让生命里有用的东西,比如美丽的容貌,健康的体态,渊博的学识滋养我们的身体;让那些无用的东西,比如人生的探讨,生死的定义,幸福的追求滋养我们灵魂的自由。陈果在她的《好的爱情》里写着:
有用的东西能让你看到物质的美好,无用的东西能让你看到美好的自己。你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对这样的自己深感满意,而这更接近幸福的本质。
有一天,我儿子突然问我:“妈妈,如果我死了,你怎么办?”我本能的顿了顿,然后回答他:“那我一定是死在你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