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同学经常经常念叨,自己看了很多大学自律的经验贴,每天坚持学习、健身,忙的没时间回寝室,到期末不论是专业课考试还是体测,都认为没拿到与自己努力相匹配的好成绩。
是不够努力吗?是方法不对吗?是环境不好吗?
不知道?没关系。
想想是谁,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看着老师遨游天际;听到重点,拿起手机拍照投影,不做笔记;下课围追截堵老师要课件;得到课件,就像得到了高分宝典,武林秘籍。
想想是谁,不是在上自习,就是在上自习的路上。到了教室、图书馆,书包里的资料往桌子上一摊,注意力就全然集中在手机。
想想是谁,为了四六级,单词书买了一本又一本,翻阅记录却依旧停留在第一页的abandon。
殊不知,课件拷回去,只是在你U盘里占内存。照片拍下来,也只是被当做垃圾清理。自习只是你找个安静地方玩手机的喙头。买的单词书是为了毕业时在跳瘙市场你的书最新最好卖。
有句话完美解释了你的状态:你勤奋得太表面,像没天赋的演员。
社团里的一个同学CC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是一个在朋友圈各种打卡的疯狂爱好者,学习前、健身前一定少不了一条朋友圈来作为证明,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那么努力上进,各方面一定都很优秀。
但每次社团开会他都是最后一个到有时还会缺席,因为他在自习,提前去觉得浪费时间;社团举办活动懒得参加,因为他在操场跑步,怕活动耽误他的健身计划。
月度成员评比他没有得到加分,立刻发了朋友圈说自己那么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东西。评论也是一片哗然,纷纷为他打抱不平,甚至有人说评比背后有黑幕,而他没有反驳,觉得自己没错。
其实,他每年的专业课成绩只在专业中游,体育考试甚至只是刚刚及格,因为自习不离手机,健身不能吃苦。
很多95后或者00后抱怨自己努力得不到结果,其实努力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最可怕的是,你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总觉得大好光阴做了很多伟大的事,其实什么都没做到最好,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动力和方向。
真正努力的人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而那些想用来感动自己或者寻求他人称赞的时间,都用来追逐心中繁花似锦的梦想。
努力的价值就是成为美好的一部分,当你觉得自己在重复无聊的步伐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方向与完成梦想所需要的东西。
宫崎骏的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努力不能是一句口头禅,更不能是朋友圈的每天打卡;
是明知前路荆棘坎坷,也无畏直前;
是欣赏过程中的春风夏雨、秋收冬寒,从容的大步向前;
是因为知道,尽头是自己追寻的繁花似锦。
道理不用太多,努力就能得到。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七七随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