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最可怕的是你的贫穷思维,正在毁掉你的下一代!
你肯定对下面这几句话,特别熟悉:
“这个这么贵,买了能干嘛?”
“咱家也不是富裕人家,有吃有喝就好了,其他的都没用。”
……
在《说说而已》中,一个网友也有这样的困惑:“我现在是一个大二的学生,比较注重外表,所以总是想买漂亮的衣服鞋子,还有比较好的护肤品。说是牌子,其实都是很平价的那种。
但是我爸爸却认为,学生就该穿得朴素,鞋子不破洞就不能换,我很难过,因为我想在最美的年纪里展现出最美的自己。
1
或许有些父母会以为这样与孩子沟通,孩子会更懂得节俭。”
父母与子女往往秉持着不同的消费观念,这很正常。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拥有秉持滞后消费观念的父母,对孩子而言,有时则是悲剧。而有很多中国父母的问题就好像这位大二学生倾诉的一样:太过节俭。
鞋子穿到脱胶了才能扔;袜子破了洞换只脚继续将就;衣服旧了能挡风就行;出门打车决不允许;饭菜合不合口不重要,能吃饱就行。
在他们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省钱好。
节俭本是美德,可凡事要有个度,节俭过度就成了抠门。
孩子小时候从来不给零花钱;买什么都抱怨贵;孩子表达正常需求,可能还要被骂。
孩子独立后想替孩子省省省,总觉得自己多省一点,孩子就能轻松一点,做个体检不愿意,买个保险还生气。
苦难从来不是美德,时时觉得自己很穷则是极大的痛苦。
而斤斤计较、爱贪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时时被教导要省钱的孩子,长大后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一花钱就有负罪感,买东西也只买便宜的,即使富裕了,也很难改变自己的这种贫困思维。
2
孩童时期,碰上舍不得花钱的父母,孩子会受很多委屈。
朋友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她妈妈过得很节俭。
每次买菜,都会让别人多送;难得买一次水果,都会因为一两毛钱和别人吵架。
有时候,妈妈带她和妹妹去澡堂,也会想办法逃票,要么是趁着人不注意,妈妈让妹妹和自己先进去,要么是和别人说好话,说孩子小,洗不了多长时间。
有一年冬天,她实在身上痒痒,想洗澡,就让妈妈带她去。妈妈骂骂咧咧带着她,进了澡堂,当然只付了一个人的钱。
结果那天,洗澡时遇到了同学,她的妈妈认出之后,一直在和这个同学抱怨:“才洗了一个月,就又要来洗澡。”
那时候,她觉得既尴尬又委屈,但却不敢开口说一句话,深怕一开口,忍不住哭出来。
成年后,她妈妈过来和她一起生活,经济已经改善,但是她妈妈思维却转不过来。
每次给孩子买礼物,她的妈妈都会说浪费;带孩子去吃肯德基,她妈妈却指责自己惯孩子;坏掉的水果,也舍不得扔,必须得吃掉。
虽然和妈妈多次沟通,但就是没有用。有一天,朋友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妈妈一起去游乐园,本来三张票已经买好了,她妈妈却坚持要退两张:她妈妈不进去,孩子可以跟着人堆偷偷进去。
尴尬、耻辱、恐惧,朋友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一刻,她突然大发脾气:“妈,我们已经有钱了,现在我们要用钱买脸。”
有太多的父母,如朋友的妈妈一般,即使贫困的状况已经改善,贫困的思维却无法改变。
但正如网友说得那般:“在同一个地方吃同一种苦,其实是种愚蠢。”
3
一心盯着存款有多少的父母,大多会牺牲生活质量来省钱。
之前有人在网上吐槽家事,说自己的父母太过节俭,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苦恼。
“结婚以后,和媳妇一起在南方某城市买了房。媳妇体贴,答应让我在老家的父母过来跟我一起住,但矛盾也由此产生:
在家里,媳妇有时开着灯看电视,我爸妈会下意识地把灯关掉;媳妇开车上班,父母就在后面跟着唠叨,认为油钱太贵,应该坐公交;周末出门,打出租也不行;剩菜舍不得扔,体检不愿做,旅行就更没可能。”
网友说,自己和媳妇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他的父母搞得他们像还没脱贫。
沟通多次也没有用,这些事闹得媳妇也很不开心。
节俭不仅苦了自己,也让一起生活的孩子受委屈。
作家连岳曾讲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从小就寄住在外婆家,但是他的外婆是一个很节俭的人。在他外婆看来,连岳的存在是一个“额外的粮食消耗者”,所以很不喜欢他,每次吃饭,只要连岳多吃菜,他外婆就会闹情绪,用白眼瞪他。
连岳说,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他很抑郁,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只能写信给父母,说自己在外婆家不开心。写完之后,又自我怀疑,怎么可以说外婆坏话。
成年后的连岳才发现,当年自己没有错。他说:
节俭不会让社会进步,消费才会:每个人都不消费,生产力还怎么进步?工业革命怎么会发生?如果是那样,你恐怕还生活在点煤油灯的时代。
节俭作为一种美德被代代传颂,但人们却没想到,节俭的意义是什么。
物质极度匮乏,人们只能节俭。生计都难以解决的父母,爱孩子只能靠本能。
但当经济条件已有所改善,过度节俭就不再值得提倡,该提倡的是适度消费,以及为了自己的欲望去奋斗的精神。在正常欲望没有满足之前,过度压制只能造成悲剧。
4
作家埃德加布莱索在一个故事中说,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这里的穷,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匮乏,还包括生活中的压力感和不确定性。
《鹦鹉螺》杂志发表过一篇题为《为何贫困是一种疾病》的文章来分析贫困心理。
作者库珀40岁,年薪超过70万美元,担任过投资银行的经理,还是杜鲁门国家安全项目的成员。
表面上看,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典型的成功人士。但不为人知的是,他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常常自我质疑,充满焦虑,不敢要小孩,因为总觉得钱还没有攒够。
他在文章中指出,长期处在贫困之中的人,会对生活中的困难反应过度,无法考虑长远打算,特别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的事情上。
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也有文章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穷养孩子难翻身。
穷养出身孩子往往丧失了“轻松感”,因为从小不仅缺少金钱,也缺少来自家庭的认可和支持。
处在压力的环境下,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战战兢兢,害怕出错,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总认为,失去就是万劫不复。
还记得吗,《人民的名义》中,项目处长赵德汉贪污的钱堆满了整整一面墙,他却一分也不敢花。贪污事实败露之后,他只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总会有一种匮乏感,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稀缺心态”,即“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
如果从小就被灌输“缺钱”的观念,孩子很有可能会形成强烈的“金钱崇拜”,由衷地觉得钱是个好东西,特别渴望赚钱,又特别不舍得花钱,从而严重影响自己的认知判断能力。
贫困最可怕的,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陷入贫困的思维模式。
贫穷思维就像遗产,不管孩子愿不愿意继承,它都会被刻在孩子的人生里。
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
5
当然,会花钱不是瞎花钱,摆阔绰,而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用物质优化自己的生活。
就好比:十五块钱和一千五百块钱一件的衣服,应该买哪一件?
太过节俭的人,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喜欢不喜欢,而是十五块钱和一千五百块钱,都是穿一年,但是一千五百块钱的扔了会觉得可惜,十五块钱的就随便扔。即使很喜欢一千五百块钱的款式、颜色和质地,也不会买下这件衣服。他们一心想要省钱,不会考虑一千五百块钱的衣服,每一次穿可能都觉得开心,这笔钱,不仅买了一件衣服,还买了一年的开心。
当然,我不是苛责父母,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省钱,是为了孩子。他们想给孩子买房子压力小一点,生孩子的压力小一点,为了孩子情愿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
但缺衣少食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的生活是,适度消费,才更有乐趣。
6、比省钱更重要的,是加强孩子的财商教育。
有调查显示,与日韩、越南等国家相比中国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最多,但金钱教育也是最为落后的,仅有15.6%的孩子非常清楚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19%的孩子选择将钱存进银行。
而在德国,有50%的孩子对于自己的钱有明确的规划。
究其原因,是中国很多家长自身都不会理财,甚至活了半辈子还是日光族,又怎能将合理的理财观念传递给孩子呢?
世上最懂理财的当属犹太人。
犹太家族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礼物便是股票,这是犹太父母独特的理财教育。
从小让孩子了解金钱、管理金钱,当孩子有初步的概念后便会给孩子制定详细的理财规划。犹太父母还喜欢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孩子懂得理财的逻辑并培养孩子们的金钱意识。
“付出劳动,必须获得回报”,犹太人建立起“有偿回报机制”,让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来换取零花钱。
他们认为这不仅是一种理财教育,更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即“珍惜你的劳动,重视的你劳动”,认真付出,就会获得报酬和回报。
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为孩子购买股票,其实对于孩子的财商教育,是为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金钱观念,这些从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做到。
与其说:“太贵了,咱家买不起”,不如告诉孩子,咱们家每个月都有预算,下个月给你买;或是这个玩具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玩儿,等你过生日妈妈送给你作为礼物,即让商品变成期待;
与其说:“咱家穷,只能靠你好好上学,将来才能赚钱养家”,不如询问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家里可以为你带来什么,即父母是你后盾并非财神;
与其说:“学习好就行,其他你都不用管”,不如告诉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增加体育锻炼,即作为家中一份子,要共同为家庭出力。
穷养本身并不是问题,怎么穷养,才是问题。
真正的穷养,是让孩子明白想要得到就得付出,即使生活不富足也不要丧失勇气;而不是跟孩子哭穷,让他过早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辛酸,为了金钱抹杀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应当教会他如何“给予”和付出,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而是自食其力,自信而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穷人思维是如何导致贫穷的 从2016年发生的几次“黑天鹅”事件开始,民粹主义、反全球化,这些名词就不断被人提起,俨然有成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标志的倾向。在这股风起云涌的反全球化浪潮中,以阶级或者阶层来划分不同意见派系,是一种常见的简易方式。一般来说,说起民粹和反全球化的支持者,你的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可能是:中年、收入不高、教育程度不高、社会底层民众,总结成一个字,就是:“穷”。
一.为什么富人坚定拥护全球化?
与此相反,人们印象中的精英阶层、富人们,却是一以贯之的拥护和推崇全球化。经济动机是解释为什么穷人反对而富人支持全球化的一个理由。例如,穷人往往受教育程度低,只能在本地找到一些对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因而工作的稳定性更易受冲击。服务业相对还好,但制造业,尤其是小制造业、手工业,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可说是弱不禁风,很容易就被挤垮了,所谓“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巨头们甚至都没意识到你的存在,你就已经死了。这些从业者往往没有财产性收入,只能靠工资过活,甚至是“家无隔夜之粮”。
而富人们却可以通过全球化获得超乎寻常的好处。在工业化之前的时代,你经营一家企业,基本是服务于本地区的客户。即使你的产品再好,管理水平再高,市场占有率做到100%,也只能赚这一个地区的钱,一个小镇500人,一座小城2万人,人数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你能覆盖到全省、全国、全球,即使占有率低,总量仍然要高出几个数量级。到后来,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你的生意逐渐能跨地区发展,这时就已经显示出规模效应的威力了,反垄断反托拉斯也是从这个时期进入人们视线的。
等到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全球化的力量更是势不可挡。特别是在人类文明从农业、工业时代迈进信息化时代之后,资本力量的重要性逐渐让位于人的创意。一个好的创意,加上勤奋再加上一点运气,就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从全世界吸取能量。
即使是一个小众品类,乘以全世界总人口后也能轻松超越一个国家的人口,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ebay、淘宝、亚马逊都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电子游戏《我的世界》最早只是一个瑞典人独立开发的小游戏,凭借口耳相传不断病毒式扩散,现在全球销量已达1.22亿份,比全球人口排第12的埃塞俄比亚全国人口还多,并且这个记录还在不断刷新。
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无一不是能够从全球吸取利润的跨国企业,并且互联网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里就有5家是互联网企业。凭借“网络互联”+“数据智能”这两大法宝,更是能做到以少数人服务全世界人口,比如只有一万名员工的却能服务全球20亿用户,平均一名员工要服务20万人。
二.穷人受穷是天生的吗?
我们理解了为什么富人支持全球化,但为什么穷人反对呢?只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吗?这可能是一个理由,但更根本的是穷人要保护自己的利益,民粹主义者自欺欺人地认为,只要退回到没有全球化的年代,他们也就能返回过去的黄金年代了。
这种天真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除了政客怀揣政治目的进行的煽动,还有没有更根本的原因?或者说,为什么“特朗普们”这么简单就能煽动成功?行为经济学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经济学理论传统上假设人是理性的,会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行事。但是这个假设不断在现实中被人打脸,打脸打得多了,经济学家也不好意思,他们吸收了心理学的部分内容发展出了行为经济学,简单说就是研究人行为中的“可预期的非理性”。
为什么穷人反对全球化?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问法:为什么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呢?我的看法是,可以用不同的“风险偏好类型”来解释。
首先必须明确,并非穷人都是风险回避型,而富人都是风险偏好型。应该说,如果不能准确地为风险分类,错误预估了风险与回报的比例关系,无论是高估风险还是低估风险,都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我举一个例子你就容易理解了。一只猴子远远望着一棵树,树上有果子,树下有狮子,猴子要预估狮子睡着的几率、狮子饿着肚子的几率及树上有多少果子。如果它低估了风险贸然上前,就会被狮子吃掉;如果它高估了风险一直在远处眺望,就会饿死,即使不死也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得不到和母猴子交配的机会,最终无法让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只有能正确预估风险与收益的猴子,才能活下来并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
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不同的风险偏好会将人群进一步分化。更加保守的人虽然避免了更多的损失,但也失去了实现财富和地位跃迁到更高层级的机会。略微激进一些的人虽然冒了更多风险,但也得到了与之匹配的回报。而且即使部分个体因为激进的倾向而断绝,这一风险偏好的群体却能实现更快的财富积累。并且这种效应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自我强化,加速自我循环,从而使两类人群的差异越来越大,形成了穷人和富人两个阶层。
上面的例子中我为了方便说明,将人的风险偏好进行了极端的简化,但现实生活中,人的偏好当然不可能是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更像是光谱中从红色到紫色之间是连续不断的。极左、偏左、中间、偏右、极右,各种风险偏好不一而足,而且在不同问题上还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又涉及“心理账户”的问题,我们以后可以再找机会谈。总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作为一个群体,我们可以笼统地认为,人分为风险偏好型和风险回避型。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出生,都是我们的祖先在适者生存的选择压力下,在风险偏好与风险回避之间,找到了最适合当时情况的最佳选择。这种“最适”并非某个具体的值,而是一段“区间”,处在这个区间内的人才得以存活下来并留下后代(基因),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处在这个区间的底部,也就是更偏好回避风险呢?
人类的进化是缓慢的。在过去百万年中的绝大多部分时间里,自然界中的威胁总是多于机会,人又是脆弱的,很容易就会死去。在遥远的古代更是如此,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疟疾、破伤风、肺炎、骨折,任何一点小伤小病都能轻易杀死你,平均预期寿命在20至30岁是很正常的,活到40岁就被认为是“高寿”了,甚至到了20世纪初的俄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还仅有32岁。
在这种环境下,保守一点的生活方式是有利于个体生存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是风险回避型的人,那你将有更多机会使自己的基因传续下去,这种积累最终使得风险回避类型的人在总人口中占据绝对多数。
远离危险、回避风险是人的第一天性。即使你是巴菲特这样“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人中极品,在面临突发情况或明确的危险时,比如被人打劫或站在全玻璃的观景台上,你的第一反应也永远是紧张和试图躲避、远离危险,这是深深刻在人骨子里的条件反射,不是仅仅靠后天的训练就能轻易克服的。
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中国股市参与者中散户占绝大多数,相较于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机构人士,散户更容易追涨杀跌,难道你不知道这是炒股大忌吗?你当然知道,但真到了紧急时刻你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优先顺从本能反应,所以才总是被“割韭菜”。
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改变。人的聚集,人口密度的上升,使得正外部性的作用越来越强,尤其是在工业和信息产业更是明显。再加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社会国家对贫困人口的托底保障,现代社会环境对人的生存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由于变化的速度太快,人的本能还来不及进化得符合这一环境,绝大多数人仍是偏保守的风险回避型。倒退20年,即使有人告诉你房价要大涨,你敢向银行贷款买房从而让自己背上巨额债务吗?你不敢,我不敢,但有些人就是敢。
这种时候,风险偏好型的人相较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好处。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也多是这种类型的人,他们能更好地克服心理上的逃避本能,用更加理性的逻辑来预判未来形式,使自己收获比别人多得多的收益。这一点点的改变,就产生了巨大蝴蝶效应,最终在财富收益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二八原则”,少部分敢于冒险的人最终拿走了绝大多数的利益。不管他们嘴上说自己是多么“胆小”,他们敢于迈出第一步,这是真正反映了他们本性的行为。
回顾一下今天的重点:人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经历了长久的进化历史,在这种生存选择的压力下人变得偏向保守,潜意识里会主动远离、回避风险。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的要素大幅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少数能够克服自己保守本能的人,能更准确地认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他们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收获了新增收益中的绝大多数,从而成为了新兴的富人阶层。对于全球化的风险与收益,穷人更担心其中的风险,而富人则兴奋于其中的机会与收益。
金融革命,市场经济让每个人更平等的参与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即使你生于贫困,也绝不能死于贫困!
我们坚信励精修行,方可得道:投资是生活的艺术,交易是一生的修行!愿与你以投资交易为生,共同奔向财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