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师自我成长的第一要点:适应知识型社会》一文,文中写到:”人们获得知识的机会更是呈几何式增长,教师已不再是学生知识获取的唯一来源。“是啊,在教学中,我常常惊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有的时候深深怀疑学生懂了不是我教的。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爆炸,大数据,智慧云等知识型的社会,我们教师也得适应信息的更新迭代。记得初中的时候,看到一片文章中写到:现在不缺知识,人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当时不以为然,现在却身体力行的做这件事。
阅读《研读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有感:融于生活,回归童真》文中写到: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性,教师应深入挖掘北师大版教材的生活化素材与教育价值,并创设相关情境,通过具体、可视、形象的内容呈现数学知识,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我想确实如此,小学数学的生活性和适用性是非常重要的特性,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又会发现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既来源于生活,还能应用到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北师大版教材还具有侧重学生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很多课程中设计了“说一说、做一做、摆一摆、认一认、比一比”等实践活动板块,通过趣味活动,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耳等各种感官器官,以此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体验数学道理,并应用所学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角度是我没想到的,我只想过课本中的“试一试”“练一练”,向同学们说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法宝,不要被困难吓倒了,应该多去尝试;课堂学习完还得有相应的练习来进行巩固。语文课本也有这些类似的话,记忆最深的是“日积月累”,我认为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
对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其主要具有生活化、童趣化、重能力、善引导等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