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了半天的评价,竟然用不上。放在这里算的的日常感想吧(是评价《呐喊学社》这本书的)
故事类的书总是那么吸引人,我相信每个故事在现实里都有原型,我也相信这个世界善意的人一直存在。
“呐喊”代表着一个时代,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让我想起乌托邦。故事开始讲一个刚刚硕士毕业的女孩曾琴爱上了一个大她十几岁的男人杨木,但是这个故事不是为了讲三观问题,而为了引出杨木身上的故事,曾琴的出现是为了帮助那个无助的父亲,找回他那“迷路”的儿子。也许每个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使命,为了让你明白一些事,为了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原谅自己,放过自己,找回自己
人总会经由一些事而升华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不是因为我们不懂,只是因为我们不曾用心。当恍然大悟的那一刻才明白,原来是这样!
“人生很多机会往往只会出现一次。如果你错过,一辈子都不会有同样的机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