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时光总是美好并转瞬即逝,刚一路开车从妈妈家来到爸爸家
安静的空间让我回想起这些年每次接送离别的画面,接机送机是老爹的事,在家常陪伴妈妈是最多,她伴我长大,我要在她老去的时候常伴在侧。
四线小城市都不算的地方,20点就已经车少人少,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越是在家越觉得自己像一个旅者,我的终点在哪?
好几次问自己,以后会回来么?或许会,但不会的可能性 更大~
我爱上了北京即便21点下班也是车水马龙,早上7点上班也是堵车高峰,24小时不闭业的餐厅和便利店,习惯了24小时的外卖、跑腿、滴滴和花钱就能买到一切的高效,也爱上了不管几点,都灯火通明的写字楼,无论何时俯瞰窗外,都是一片奋斗的景象~
一看时间0点,望向小区,只有我家亮灯;打开手机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谈甚欢,即使明天是“搬砖日”~
这几天陪伴在父母身边,越来越觉得自己脱离家庭太久,妈妈每天饭前需要先吃药,再进食,然而我一次都没有提醒过,更没有喂过,老爹的抽屉里也都是各种药,我也不知道都是哪些?有什么作用?他们习惯了事事靠自己,偶尔的手机上的东西弄不懂,会给我打电话说,但次数也很少,父母从小给我的联系就不多,大学时候几乎不怎么打电话怕影响我上课,工作了之后也不敢打电话怕影响我工作,其实人怎么可能会忙到接电话都没有时间呢?
父母的太过坚强会让儿女缺乏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我们都长大了,有些事情其实早该做到了,比如陪伴,尽孝,关心等。我不知道还有没有跟我一样不孝的儿女对父母的身体和日常活动吃的药都一无所知的,但是我明显觉得自己做的就很不到位,所以我真的很感谢我的继父,在我妈身边的陪伴和每一天的照顾~
子女有何用处?仅为父母锦上添花,老伴才是雪中送炭关爱彼此的人~
陪老爹过完大寿,第二天一早就回妈妈那边了,带着妈妈和继父出去玩,这次是继父开着他的货车带我们去了九峰山风景区,距离大约一小时车程,在鹤岗去往伊春的高速路上,看爸爸开着车拉着我和妈妈,那高兴的的样子瞬间年轻了10来岁,车速居然比我还快
有时候适当的让父母为我们做一些事请,他们是很开心和激动的,父母老去年龄不是主要因素,而是没有心理和精神寄托,就是俗称“精气神”,当子女长大了,需要他们的时候越来越少了,他们内心是不安的,是脆弱的,想想小时候父母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强大的,无所不能的,而现在很怕帮不到我们,不能为我们再做什么,所以比起给父母经济上的关心和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依靠,无论何时都让父母知晓,我们一直都需要他们,要给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每次回家都提前让爸妈去接我,给我提前准备好吃的,他们都是很开心的忙碌着,我也喜欢看他们忙的手舞足蹈的样子~
明天就要登机了,又是一次离别,依旧是把这难过的一幕抛给老爹,半个月后又要回家了,呦吼~今年会常回家看看,北漂了这么多年机票自由还是实现了的,其他的就不用金钱衡量了,回京搬砖、赚票子,买房买车花票子,奋斗吧无敌美少女,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