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第一次流泪是准备跟父亲回老家奔丧,到徐州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便簌簌的流下了眼泪。
为什么流泪?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字小波,是徐州鹤运局的局长,俗称徐州烟酒专卖局局长,生于1869~1945年,在做局长期间又娶了一房姨太太。老家姓潘的姨太太,得知此事后跑到徐州大闹一场,祖母开始劝姨太不要闹。但潘姨太不听劝阻,这样一闹,朱鸿钧被撤职,失去了官职,即差使交卸,而祖母知道儿子丢了乌纱帽之后,也被气死了。
朱自清与祖母关系很好,所以想起祖母对自己的慈爱的种种细节,眼中自然盈满泪水。
朱自清的泪眼中有对祖母的悼念,又有对父亲的无奈。父亲是封建末代官僚,盛行聚姨纳小,而自己又无能为力,身为长子不能承担家庭的负担,也有自责的泪。看到院中满乱七八糟的东西,像被抄家的样子,也很伤感,自然流泪。
流的是悼念祖母的泪,怜悯父亲的泪,无力帮助的泪,家景日下的泪。悲伤、痛苦、无奈等各种感情奔涌而来,用悲感交集也不能言其过,自然泪泉不受控制,大颗大颗的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
第二次流泪是在浦口车站送朱自清北上,父亲看见对面月台上的橘子,便为儿子去买橘子,看到父亲费力爬月台时的情景,不由得又泪流满面。
为什么流泪?因为父亲的背影,因为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带黑布小帽,全然由官僚变成布衣一一平民,他肥胖,穿着棉袍、马褂更显得臃肿,走路蹒跚与肥胖有关也有腿脚不便有关,更与年龄有关,当时朱鸿钧48岁。
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攀“要双手用力;“向左微倾”是全身用劲;“显出努力的样子”一一父亲一直在努力,一直做到徐州货运局局长,本来官运恒通,谁想天生变故,被潘姨太搅黄。快50的人又去南京谋事,他努力的背影支撑着全家,支撑着自己。“事亦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一这既是对朱自清的安慰,也是对他自己心灵的安慰。
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伤,父爱的真挚透过背影恰当的显示出来。背影犹如一道聚光灯,一下子照亮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它是社会的投影,它是旧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
想起父亲的不易一一“变卖典质”、“借钱办了丧事”,想起父亲为家庭年介五十仍努力外出谋生,奔走操劳,看到父亲腿脚不灵,看到父亲穿着布衣,却给自己做了件“紫毛大衣”,为了自己车上解渴,为自己一生吉祥(橘者,吉也)而努力而奋斗的背影。自然泪光闪闪。
第三次是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再也找不着,便流下了热泪。
为什么流泪?父亲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普普通通的中国末代旧知识分子,被时代所抛弃是必然的,但没有想到这一切却来得如此突然,来自家庭的矛盾而并不是外界的压力。想想不由人不流泪。
第四次流泪是给北漂的朱自清写了一份家书,读信时流出了眼泪。浦口一别,父子各奔东西,朱自清1920年北大毕业,1921年回扬州,在省立八中当教务主任,父亲由于家中光景惨淡,没有与朱自清商议便从有私教的校长处支取朱自清当月全部薪水,朱自清愤而离开扬州,到外地一一宁波、温州等地执教,从此父子失和;1921年冬又接出妻儿,在杭州组建小家,气坏了父亲。
父亲认为他作为长子的朱自清应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挑起全家的重担。他却另立家庭,自然大发雷霆。虽有时年关回家,父亲不让进门,后来让步,但一直不与朱自清说话。
1925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接到父亲的来信,看到父亲关心着自己和记挂着孙子,又想起父亲“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我有深切的感受,2013年得了肩周炎,上课板书时要用左手托起右手来书写,我理解他这是书案工作者的职业病。朱自清的父亲是一个官僚,自然伏案动笔时多,得了肩周炎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不是这句话触到痛点,触到痛点的是信中:“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句话。
老境颓唐的父亲在预言后事,且原谅了朱自清,“忘却了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作为长子的朱自清,还不能与他相见,自然泪如泉涌。
在悲伤思念的感情里写下了《背影》,理解了父亲,又十分牵挂“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父子又和好如初。
1928年朱自清的三弟家搬至扬州,秋日里接到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一口气奔上二楼的卧室,让父亲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着小椅,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诵读儿子的《背影》,手在颤抖,泪眼放射出光彩,父亲在看到《背影》后也满意的离去。
作者吴晗在《我们走到了它的反面一一朱自清颂》中写到:“《背影》虽然只有1500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国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
背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形象,它是传承父子深情的名篇,它是一面旗帜,指引着后来的人们奋力践行。
2018年11月22日。
(文原创,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