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期中考成绩出来后,我找班级的前几名学生做了次访谈。他们反馈的学习方法,有许多共通的模式,在一届届尖子生身上反复出现。其中一点,是关于知识点的整理。有的是数、理、化都整理,有的人是针对自己薄弱的科目整理。
主动进行知识点的整理,能够很好地强化知识记忆,还能加快解题时的思维变通速度。这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学习是在自身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与他人的活动中,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建构自己的意义和理解的过程”。用通俗点的话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教别人。快速吸收完课本知识,再自己总结出来,用清晰易懂的话语传递给他人,这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把学习步骤分解开来,分析一下。
1、课堂的单方面灌输:这是知识的“输入”过程,现有教学体制下基本是单方面的,以老师传授为主。学生负责记忆课上讲的内容,在有限的提问互动下是不容易建构知识体系的。尤其对于基础薄弱或者理解能力不佳的同学,往往只能疲于奔命地抄笔记,无法在课上进行理解消化。
2、考试与练习的强化作用:大家都知道练习很重要,因为这是知识的“输出”过程。正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开始将课上初步理解的内容,或者抄下来的笔记,开始消化吸收,转变成自己的能力,“输出”运用到练习题中。现行教学体制中,作业与小考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熟能生巧,“输出”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
3、全局性思考:在消化知识的时候有个常见问题,就是看到哪里算哪里,不够系统,这样内在的知识体系会不够全面。有些聪明的孩子能够直接在内心映射出整个章节的知识点,大部分孩子只能看看练习册上归纳好的提纲。可是,提纲是统一的,而人是有个性的。同一学科同一章节每个孩子的强弱项也不一样,只有自己才知道哪些可以略过,哪些需要重点关注。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将知识点写下来。这也是一次“输出”过程,会在心中烙印出一份“地图”,不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解题时可以从全局考虑,容易触类旁通,以发散思维来灵活解题,避免依赖例题路数、接替思路呆板的情况。
4、个人进度/教师评价:把知识点归纳到纸面上,除了自己建构内在知识体系的好处,还有一个很好的副作用。因为已经写出来了,自己可以客观地审视一遍。有时内心觉得已经差不多了,可写出来才发现有的地方还没搞清楚。同时,教师也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生真实的理解程度,针对这份知识点“地图”给出个性化的指导,及时拟补学生的知识点盲区。
这种知识点的“地图”,有很多种做法。可以仿照课堂笔记或练习册提纲的方式,不过我更推荐“思维导图”的形式。
那么,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一种图形绘制方法,被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领域,已经被新加坡教育部列为小学必修课。从核心知识点,绘制散发到下一个层级知识点的线条,层层扩展下去,与人的神经记忆模式是相符合的。
其实,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往往是利用思维导图模式的。不一定每个老师都有教孩子绘制思维导图,但很多老师自己是在默默地使用这种方法。尤其对于知识结构分明的理科,我征询过一些理科老师的意见,他们也认为这对自己的科目很重要。
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非常简单,可以自行百度一下,网上有很多文章介绍。简单地说包括几个步骤:
1、在图中心画个圈,写入主题的关键字,这是“中心点”
2、从“中心点”发散地画出去几个线条,每个线条末端都有一个关键字,这是该主题下的“分支点”
3、每个“分支点”继续发散线条,连向下一个层级的“分支点”
4、就这样从核心主题词向外发散出一个又一个层级,直到形成完整的“知识树”体系。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密密麻麻的手抄笔记知识点,与思维导图的区别,哪个更清晰?(范例来自知乎)
这是关于怎么使用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不仅仅在复习上哦~
下面是我在高一地理绘制的思维导图(第一章的其中一节)
值得注意,思维导图必须自己绘制。看别人的导图,就像看别人念书一样,吸收的效果非常差。因为思维导图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思路,每个人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教师的思维导图,更倾向于教学的设计,学生无法完全依赖他人的导图。自己去绘制,才会有思考理解的过程,才能消化吸收。
总之,养成知识点整理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很实用的工具,推荐给大家。
---------
注:关于这次期中考的尖子生访谈,准备再写一篇“学霸模式”的学习方法论,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