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监护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陪着孩子的点滴一起快乐成长,而非盯着孩子的问题一起痛苦成长。
父母说,教育是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为了他好,为了……。父母含辛茹苦,用尽全力,绞尽脑汁设计出一个个良好的方案,等待孩子的双手欢迎和皱眉接招。
孩子爱父母,远远超过父母爱孩子,他们忠诚地配合着父母的一言一行。我们话语的实际内容仅仅占到7%,语音的音调和节奏占到38%,而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行为占比高达55%,占比55%的微表情尽收孩子的眼底和心底深处。
当父母用力超过孩子本人,跨越孩子的边界,共生绞杀,精疲力竭,在这个能量场彼此纠缠,消耗。当以这样的生命状态进入到下一个场域,继续影响新的生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除非生命被唤醒,否则沉睡在云端逍遥自得,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当孩子出现一系列情形,若以温和的眼光看着他,与所谓的“问题”在一起,而非贴标签“你不懂事,你不听话”,拨开云雾见晴天,孩子们渴望变好。
有的孩子说“放寒假想休息,不想写寒假作业”,父母听闻用旧有的模式要求孩子,必须完成作业。说教的言语与教育局规定“作业的完成已不是硬性要求”形成背离的方向。
给孩子度个假,一个学期背着沉重的书包,学习辛苦了。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只是结果不同,不证明他曾经没有努力过。当他背着沉甸甸的书包上学堂,深感欣慰,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一直与天空的阳光同行,生发心间的力量。
给孩子们一个空间消耗负能量,降低焦虑,允许他,理解他。当孩子被你的的允许、理解抱持,慢慢褪去内心包裹的硬壳和防御,瓦解坚固的那个部分,松动内心,启动创造新的部分在这一刻重生。
意识的振动,随着意识的旋律,回归于意识的图案,孩子自由挥舞的双手画下每一幅图,都值得我们驻足观赏,眼神中透出爱的光芒,嘴角流露出莲花般的滋养。
当父母嘴角微微上扬,抱一抱曾经隔着一堵心墙的孩子,他的身体一点一点已从墙内踱步走出来,豁然开朗,风光无限,一片光明。
原来他本自具足,生命的旋律和图案绚烂多彩,一起欢歌,与风飞舞,与云流动,与自然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