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完各种面食和年糕,时间这时候一般都是到了除夕。
在我们蒸年糕的时候,村里已经把吊挂,吊满了大街小巷。吊挂,在我们当地有很多称呼,比如有地方叫彩子,也有地方叫夜叉,是一种由黄,绿,红三种颜色组成的上面是正方形,下面两条腿的类似于彩旗一样的装饰物,大家看图更能直观一些。据说这跟佛教有关,夜叉的名字也是取自佛教用语,象征祛除邪魔恶鬼,保佑大家吉祥安康的美好寓意。
记得小时候吊挂都是买来半成品,然后再用剪刀剪开,用自己家的面粉做成的浆糊粘到一起,然后再粘到一根细绳上。四个一组,间距均匀,然后在家里大门口,院子里悬挂起来。大街上都是村里组织人挂的,十米一组,一组是八个,微风拂过,满街的吊挂在街道上方起伏,就像一条彩色的大河,远远望去,随着大街小巷,跟村里所有的院落都成为一体,如果这时候能站在半空中向下俯瞰,整座村庄如同一座十面埋伏的法阵,吉祥,幸福,安康,快乐,喜庆,无不被封禁在里面,在每一个庭院,每一个大人小孩,每一棵花草树木,每一缕空气,每一个角落……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吊挂和别人家的是不一样的,因为我爷爷爱好写毛笔字,还有后院里的我三爷爷,文化高,也喜欢写毛笔字,因此,吊挂中间盘子那么大的黄心,往往有“春节快乐”,或者“欢度春节”,这样的字,尤其我爷爷住的院子临着大街,那个大门洞几乎也是村里最大两三个门洞之一,因此,挂在们洞口的吊挂,格外引人注目。
接下来的时间就接近正午了。
我们村里,除夕这天一般都是称作小年的,小年中午有吃饺子的风俗。从小就是这样的风俗,也不知道缘由。反正老妈一声召唤,我和弟弟肯定是放下手头的任何事情,飞快的冲到餐桌前,等待一碗碗热气腾腾,白白胖胖,咬一口满嘴流油的饺子。
午饭后,一般都是阳光正暖,微风拂面不寒。这时候开始贴对联了。
中国民间风俗,源远流长,有时候也在想,这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中国古代,识字的人应该很少很少,看很多小说戏曲,都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然后才子考上状元,再回来迎娶佳人。这样的事情,都发生在州,府,县之类的繁华城市,而我们这样的农村,一般都是有一两户地主,才有条件供养一个孩子去读书。那么,所有的民俗,是如何传承下来,几千年还如此完整的呢?后来我才逐渐明白,这就是言传身教。我记得小时候,这些事情都是老爸在做,搬梯子,把大门上旧的对联,清理干净,换上新的。再后来,老爸不管了,就是我和弟弟年年如此,周而复始!这就是民俗的传承,入血,入骨,入肉。
对联的制作,都是红裱纸。从供销社买来几张红裱纸,割成长条,然后根据所需要的字数,上下边留出来一寸多,称之为留天地,剩下的折叠成相应字数的小方块,再斜对角对折,就是成了跟拼音本一样的折痕,这样写出来的字,工整,大小一致,然后就是执笔者,大笔一挥,笔走龙蛇,一副对联就写好了。然后再割等宽的红裱纸,写横批,还有等宽的两个方块,写福字,只是。福字需要对角成正,这样贴出来,才好看!
对联,开始都是请邻居写,后来我和弟弟上学了,当时也有书法课,就找人要或者书上抄的对联的上下联的词,然后自己写,好看不好看,另说,反正自己挺美。再后来,集市上有卖成品的,纸张也好,字更好,还有那些用了金粉印刷的,更是金光灿烂,大气磅礴,非常喜庆,只是少许有点遗憾,没有亲自动手的乐趣了。
旧的对联,早就经过一年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红裱纸已经褪色了,墨痕也很淡了,用铲子刮下来,然后在原来位置上涂上面粉做成的浆糊,把崭新的对联工工整整的贴上,站在远处,看着红底黑字的崭新的对联,那种感觉,当时非常兴奋,现在再回忆,真的感觉难以名状!
记得小时候,听邻居说过,有个老师,喜欢对联,每年除夕这天下午,他就会挨家挨户去看别人家不同的对联,同时抄录很多很多。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趣闻吧。这种事情,在古代书生圈子里,应该也算一种美谈。
还有一项工作,就是贴年画。以前家里每逢过年,扫房子时候就回吧墙上旧的的年画啥的撕下来,现在就是换新年画的时候了。曾经记得有那种中堂画,后来就不怎么见了,换成风景画,或者吉庆有余的丰收图,或者招财进宝的胖娃娃。那时候没听说过杨柳青的年画,也没见过剪纸,能做到这些已经很幸福了。
在华北平原,好吃莫过于饺子。什么饺子最好吃?大年初一的饺子最好吃。大年初一的饺子,啥时候做?除夕夜!
除夕忙完最后收尾的工作,四五点时候,隆隆的鞭炮声就开始了。远处的是轰隆隆的,近处才有各种炮声,沉闷的,清脆的,1000头的大地红,还有带着尖利叫声的钻天猴。暮霭沉沉,鞭炮响声更热烈了,开始有在天空中炸响的花炮,一瞬间亮了,倏忽消失不见,很久才传来“嘭”的一声响。空气中,到处是刺鼻的硫磺味,有一种让人打喷嚏的感觉。
这时候就是晚饭时间。也许是馒头和小米稀饭,白菜炒猪肉,也许是香喷喷的大锅菜,总之,都是美食。别人家我不知道,反正我家就是这样。
吃完晚饭,收拾完桌子,老爸老妈就开始包饺子,这就是初一的饺子,包好后还要盖上包袱皮,在院子里冻起来,明天早晨要煮。这时候,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开始播放收视率最高的春晚。欢声笑语,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就是除夕之夜,就是阴历旧年的快乐时光,当子夜零时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大年初一,闪亮登场。
除夕守夜,是过年的古老习俗。据说古代放爆竹,一家人团聚在篝火边,共同提防“年”这个怪物来袭击。这是我上学认字以后从书上看到的传说记载。我小时候没有记得过守夜,也不知道大人们会不会守。后来等我初中以后,父亲的守夜就是跟关系不错的发小们喝茶聊天,而我,则是跟同学们相互串联,跑着玩,直到凌晨时分,该拜年了,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