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屋里有一只会唱歌的木勺子
老屋里有一只会唱歌的木勺子
孩子一走进它的身边
它就会唱泉水般哗啦啦的歌声
孩子拿起木勺,从水缸勺起一口水
咕噜噜喝完,蹦蹦跳跳大喊伙伴们:
“我们捉迷藏啦!”
木勺有点失落:“为什么不再多喝一口?”
很快又满怀期待孩子欢快的影子出现
渐渐,影子消失了,消失了——
老屋很大,
有大大的花台,有数不清小房间;
老屋很老,
除了荒凉,一无所有。
可是,老屋里还有一只会唱歌的木勺子
它轻轻唱起寂寞的歌儿:
“孩子们哪儿去了......”
2015-4-22
(二)老屋里有一只胖乎乎的白鹅
老屋里有一只胖乎乎的白鹅
它喜欢昂首挺胸向着太阳唱歌
它喜欢跟着孩子屁颠屁颠地跑
它会下很大很大的蛋
妈妈把鹅蛋做成美味的蛋花汤
那令人陶醉的蛋花香气啊,
在老屋里如云雾般飘荡飘荡
冬天也是热乎乎的,
一家人围着一碗蛋花汤。
突然有一天,它不再唱歌
忧伤地站在花台上,好像噙着泪
然后,从花台斜坡上滚下来
妈妈说,养了八年,它老了。
孩子哇哇大哭:
“它不老,不老,我也八岁,我都不老。”
妈妈把死去的白鹅扔掉了:
“真可惜,谁叫它偷吃别人家的菜。”
白鹅忧伤地站在花台时,它的左脚已被人打伤
妈妈说它偷吃井水旁的青菜
孩子哭叫:
“白鹅没偷,白鹅没偷!”
白鹅忧伤地站在花台,好像噙着泪
这是孩子八岁时的全部记忆。
后来,老屋老了,野草长过它的屋瓦;
后来,孩子长大,再也没有走进花台;
后来,井水变成死水,井旁再也没有菜地;
而那蛋花香气变成天空里一片云
孩子仰望天空时,它就飘啊飘啊......
2015-4-22
(注释:花台,即客家围龙屋的“花头”或“化胎”。“在围屋与正堂之间有一块半月形空地,称‘花头’,或‘化胎’。‘化胎’的斜面用作种植花木或用碎石、鹅卵石铺砌,而不用石块或三合土铺平,寓有龙气不会闭塞而化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风水宝地。”(引自百度百科))
(三)老屋里有一个会唱山歌的阿婆
老屋里有一个会唱山歌的阿婆
老屋很老,只有她一个人居住
她喜欢在清晨和傍晚时唱山歌
这是最后一个在老屋唱歌的人
这是最后一个住在老屋的人
她常常在烈日下撑着花伞
拾捡纸皮、铁皮、瓶子
她的大嗓门回荡在空空的老屋
她用大大的铁锅烧火煮饭
炊烟在阳光里慵懒地升起
一缕一缕,好像不愿离开老屋
瓦片被柴烟熏得很黑很黑
阿婆细细咀嚼着每粒米饭
盼望着门口脚步声响起时
她就唱起信口编来的山歌
歌声和炊烟一起缥缈在老屋天空
直到一个黄昏
炊烟不再升起,老屋很静很静......2015-4-25
(四)老屋里的伙伴
梦里,你来找我玩耍
我儿时的伙伴,白胖胖的脸蛋
被老屋的火烤得红扑扑的
老屋的冬天一点都不冷
总是生起一堆红旺旺的柴火
老人孩子,还有闲下来的爸爸妈妈
喜欢聚在火堆旁取暖、说笑
不知哪一天开始,烧柴的老人
一个个悄无声息地离开,消失
小孩长大了,老屋再没有生起火
如果能在光阴里许个愿
多么希望冬天老屋的火堆再点燃一次
每个人都再回来,聚在火堆旁取暖、说笑......201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