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几个高中孩子的家长聊天,发现个很奇怪的现象,越优秀的孩子的家长,对孩子越信任,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管理时间,反而越没有孩子是否自控的概念,倒是那些每天只盯着孩子,时时刻刻提醒孩子要自控的,除了收获到不良的亲子关系以及逆反情绪,效果可说是微乎其微。
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都那么优秀?
孩子的自控,到底能不能科学地培养?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自控。
自控,顾名思义是控制自己,类似于自律,自控是一种能力。很多人说,自控是成功之本,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首先要战胜了自己才能成功。
是真的优秀孩子的家长不在乎孩子自控力的培养吗?非也。优秀的孩子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的家长在孩子幼小时就已经种下了自控的种子,在一开始就建立了适当的规矩。
众所周知,现在社会普遍的家庭因为五六个成年人宝贝一个孩子,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老人的溺爱影响到规矩的建立,而一些前卫的教育理念又要求给孩子绝对的自由,自由可以给,但家长在孩子成长初期,还是要把握自由与规矩之间的界限与平衡。
中国人讲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个规矩,就是自控的原则,或者说界限。
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不是他个人的成长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所以我们经常看网络新闻有关熊孩子之类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了熊家长才有熊孩子。
一味的放纵一味的听之任之,“你开心就好”这样的教育观点长大的孩子,基本都会越来越自大,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越来越“熊”。
说到立规矩,既要有时又要有度。
时。
原则上应该是孩子上幼儿园时也就是三岁左右,与一两岁相比,这个阶段的小朋友好奇心更重一些,同时因为新环境与周围伙伴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更容易树立遵守规矩的决心,这大概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自控力的培养。
度。
其实比时间更不容易掌控的大概就是度了,立什么样的规矩,大致界限在哪里,不同的妈妈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台湾某著名节目主持人,曾经说过尽量不对孩子说NO,因为这个阶段孩子主要还是模仿,你说NO,他也回复你NO——当然不无道理,但更主要的也是提醒大家三岁的小朋友已经有自主意识,父母的观点一味地强加于他会造成孩子或懦弱或提前逆反。
而《妈妈是超人》里面马雅舒是另一个极端,完全就是NO妈妈,鱼不能碰,蔬菜不能碰,家具不能摆,沙子不能摸……而她的女儿米娅性格非常任性,可见妈妈过度的控制,孩子不仅丧失了接触新鲜事物的权利,也对成长中的性格塑造影响巨大!
每个孩子个性的不同,自控能力也各不一样,但有了时和度的把握,待升入小学,孩子的自控能力雏形基本已经建立。
小学生的自控,基本就是上课听讲的注意力、学与玩平衡、作业是否认真……等等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孩子抗拒诱惑的能力。
上课听讲对于大多数小朋友来说,都是最根本也最难以解决的自控。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孩子自身的能力,还有课堂周围环境、老师讲课趣味性、孩子是否喜欢这个老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邻居多多妈妈最近总是唉声叹气,一问才知道是多多老师连着打了两回电话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多妈说道理我都讲了,要注意听老师讲课,可是我也不能每天跟她去上课啊……
其实多妈完全不需要如此,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也是有不同原因的——
比如有的孩子无意识走神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缓解压力就可以提高认真听讲的自控力。
有的孩子是因为前天晚上休息不好,那么改善睡眠质量早点休息也能增强他的自控力。
还有的孩子是因为老师讲的已经懂了,那就适时地引导他深入理解,将课堂效率提高,这也是一种自控力的培养。
课堂有老师管理,课下自控力的培养则更多是需要家长来督促——
伊伊三年级前总是班级前几名,升入四年级后成绩一落千丈,数学甚至不及格,老师跟家长都感到莫名其妙,通过观察发现伊伊在写作业时经常玩游戏,被发现后还狡辩说刚玩了几分钟……
很多孩子对手机等电子产品都有浓厚的兴趣,毕竟跟枯燥的课本比起来,游戏要有趣的多,一味地粗暴禁止孩子玩会适得其反,这时帮孩子设立一个学习时间表,待课业学习完毕后玩半个小时对孩子来说也是自控能力的一种培养。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作为家长首先也要做到,要求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反而一玩好几个小时,不让孩子吃垃圾食品自己烤串炸鸡来者不拒,总告诫孩子不要和同学起冲突但自己遇到事情就暴怒……这样的家长太多了。
想自己的孩子优秀,父母也要朝优秀不断努力,起码,让孩子知道努力的方向不是海市蜃楼,成功的道路上有父母的陪伴。
总之,你做不成别人家的家长,就别想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