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参加了四期的心理活动,说实话,收获满满,特别是对于自己的生活,今天讲到的边界感,指令混乱等,真的让我到现在记忆犹新,忍不住想写一写,来记录一下!
所谓边界感,不仅仅是家长与家长的边界感,更重要的是与孩子之间的边界感,简单来讲,就是不要过多干预,想想我对我家老大的态度,真的是从小干预过多,导致她现在自主性不强,没有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妈妈。有时候很崩溃,可是,想想,她的好多的行为,真的都是来自于我呀!讲一下我的育儿,大家也避坑一下。我家老大一岁多以前我们出去玩时,别人给吃的我们从来没有接过,第一是因为不好意思,也不太熟,第二,都是些膨化食品,也不太乐意她吃,想想她吃的第一颗糖是在她快两岁时,才吃到第一颗糖,还是因为我们去广场玩,她一直盯着,别人一直让着,结果就吃了,所有的小心翼翼,导致的就是孩子被过度的保护,没有边界感,一切都是家长帮忙做决定,甚至于到什么地步呢,就是跟着爷爷奶奶去超市买东西,还得视个频问问这个让吃不?可以买么?
后来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严重,所以,我现在也在慢慢引导,特别是在长辈领孩子时,尽量做到不干预,谁领谁管,不插嘴,不评判,努力支持!学着放手,放过孩子,放过自己。
今天还谈到了指令混乱,意思就是让孩子接受到一个一致的指令,比如妈妈说让写数学,这时候,爸爸也应该说让写数学,不能妈妈说写数学,爸爸说写语文,那样的话,孩子也不知道该写哪个,导致最后可能什么也写不好。
最后一点是不要跟孩子说反话,只说正确的指令,说让他干啥,就直截了当的说,不要做过多的铺垫,更不要用反问的语气,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他找不出正确的信号,所以,跟孩子一定要有什么说什么!
写到最后又想到一点,那就是跟孩子生气的时候,先想想自己为什么生气,你生气的点在哪,跟孩子有关么?家长的情绪很重要,我要努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这个最近我真的在努力。
学到的还有很多,真的特别喜欢我们的“心育”家庭,让我受益匪浅!愿路上洒满阳光,我们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