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中会有几个钱包呢?
冯仑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人(扩大说也可次指一个公司)一生会有3个钱包,他可次使用3种钱。第一个是现金或资产,这些东西是物化的,可以看到。第二个钱包是信用,别人口袋里的钱你能支配多少。第三个是心理的钱包,有人花100万,觉得挺少的,因为他有一个亿;有人只有1万块,花了9999元,心想完蛋了,要破产了。”
冯仑不愧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和具有前瞻性的学者,看他精练的总结性语句,给人一种启发型的智慧。
是的,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翻动着这3个钱包里的钱。
第一个钱包,现金或资产,是你实力的体现。比如你在银行存了100万,你在街面上拥有一间商铺,它的价值50万,另外你还有100万的房子等等。
这是你的第一个钱包,它是可以看的到,可以计算出来的,大多数的人每天在算的就是这个钱包。这个钱包最重要,它是每个人生活好坏的保障,没有了它,生活就会穷困潦倒。
第二个钱包它是一个人的信用,别人口袋里的钱你能支配多少,主要看你在社会上在别人眼里为人处事和诚信的程度决定的。
比如有些人在急难之时,一个电话朋友就送来几万或10万。这借来的钱虽然所有权不是你的,但使用权是你的,这是信用的钱包,也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重要的钱包,它体现了你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
第三个是心理的钱包,主要是看一个人的心态,。同样是花钱在不同情境、不同心态下,你感觉钱的多少是不一样的。
古人说,一块钱难倒英雄汉。你在困难的时候,1块钱对你而言可能顶10万;当你有1000万时,就觉得10万也似乎不是钱,花掉了也不觉得可惜。
因此,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想要生活的无忧无虑,必须把他的第一个钱包赚得满满的。这样,生活才会过的滋润。
怎样看待这人生中的三个钱包呢?
冯仑在他的《人一生的三个钱包》一文中告诉我们:管好三个钱包的秘诀为,守住第一个,放大第二个,调整第三个。
冯仑的金钱观值得我们去思考,人应该看重钱,但不能只看重钱,该舍的时候就要有舍的精神,有时候,有舍才会有得。
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企业家大多都是这样,在他们取得了成功成为大富翁后,都热衷于慈善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一种舍。
像美国大富翁比尔·盖茨,他经常教育自已的员工,要节俭管好自己的钱。他自己平时的生活是非常俭朴的,坐飞机坐的是经济舱,穿衣也不买名牌产品。
但是,他在做慈善方面从来都没有小气过,甚至还主张裸捐,就是百年之后,所有自己的财产全部捐出去,一分不留,这就是一个人最无私的境界。
最后,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做到理性地看待自己的3个钱包,要把3个钱包的位置摆正,才能让它们不断地鼓胀,使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越来越顺,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