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在群里看到不少家长一个话题“隐秘的天台”,谴责视频中一个穿蓝色衣服的小女孩。
原来,视频中十来岁的蓝衣女孩子和两个同龄的粉衣女孩在天台上玩耍,蓝衣女孩紧握着栏杆,让另外两个粉衣女孩子在天台边缘跳跃,天台边缘不说是万丈深渊,但掉下去肯定粉身碎骨,事故不全。
另外一个事情是,这名男子拍完视频后,问她们住在哪户,并要将这个危险的行为告诉孩子的家长,同时发在群里。蓝衣女孩听到后,疯狂地要抢夺男子手上的手机,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一边倒的在批评蓝衣女孩,有图有视频,坏人的角色蓝衣女孩肯定逃不掉。
但我不能理解的是,脑洞大开的家长开始谈论这个女孩有“黑暗人格”、心智成熟、恶性暴露、销毁证据,甚至是女孩在玩“蓝鲸”游戏。
当家长都在一窝蜂批评蓝衣服小女孩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名男子对这个女孩太残忍了。
他有没想过,他手指按键轻轻一发,到底会给这个女孩造成多大的伤害。这个视频我反复看了很多遍,特别是她抢手机的无理的动作,的确令人不舒服。
但我既看到了她的无理,也看到了她的焦虑,她不希望被人曝光。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她懵懂有了隐私感,但更多的是别人不给,她非要抢的冲动,有人要告诉自己的父母,她将面对责骂的恐惧。
如果说她抢手机背后隐藏着,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不是太夸大其词了?
我第一问:这位男子,你确定她就是在玩“蓝鲸”游戏吗?
第二问:你认为女孩问题很严重,为什么不找物业和孩子的父母私下沟通,却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好,这是真的吗?
第三问:你有没考虑过,你视频转发后,那些家长的口水对她造成怎样的影响。
所以,当你在说这个小女孩会杀小女孩时,我却认为你在杀她。
曾经我遇到一件事,有个邻居在业主群发了一段申讨的话,大意是,她看见某个十来岁的男孩在小群喷泉处拉屎,描述完这段话后,她不忘加了一段:十多岁了还在小区拉屎,太没教养了,没素质了,啧啧啧。
按理说一个十岁的孩子在小区拉屎,真的是令人痛恨,但群里根本没人接话。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就是她对孩子“没教养、没素质、啧啧啧”评价的不舒服。
首先,我们先不纠结孩子是否真的拉屎这一事,当你这样批评一个十来岁孩子时,你有没想过,作为大人你有没有素质呢?老吾老及人之劳,幼吾幼及人之幼。
对于这个孩子的行为,你有很多种方式去处理,唯独这样曝光的方式不可取。你可以上去跟他沟通,这种行为不文明;你可以跟物业管理联系,制止这种行为的发生;你也可以私下跟孩子的家长联系;当然,你也可以在群里曝光,请不要附上你“没教养”的评价。
可悲的是,这位家长又在群里说是拉尿,到底拉尿还是拉屎,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区别还是蛮大的。
后来,孩子的家长解释了,因为喷泉在喷水,男孩觉得好玩,就模仿了喷泉的样子,挺起了那个部位,但并没露出来,“嘘、嘘”地玩起来,却被人误解成了拉尿。
为这事,双方家长还大吵了一家,当然这是后事。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看着真的很生气。但当你把这个孩子想象成你自己的孩子时,你可能会为他想出千万种不同的原因。孩子,总是单纯的,调皮是他们最大的问题,难道背后真会隐藏不可告人的秘密,或不寒而栗的原因吗?未必。
我记得有次,我和女儿乘坐电梯,电梯里装满了人,汗水、屁臭充斥了,环境很不舒服。这时女儿跟我说:妈妈我跟你说个秘密。
这种情况下,可能电梯所有的人都会以为她要说电梯里某个人的问题,或者不文明的话。所以,当时我挺尴尬的,我最初摇摇头,说等回家再说。她仍然坚持要告诉我,原来她在学校的绘画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当时我才松了口气,也为她天马行空的想法感到奇怪,怎么会在这种环境想起她的绘画。
孩子毕竟是孩子,她经历的再多,也没有我们大人经历了生活的曲折和磨难,世间的斤斤计较和针锋相对。我们的思想复杂,考虑颇多,可能孩子并非如此。
不是孩子太坏,是家长把她想得太坏。
当然,并非说这个女孩一点问题也没有,她让别人试跳,自己却扶着栏杆,这种行为本来就值得批评。
如果这个蓝衣服女孩的父母和所有家长一起痛骂她玩着“蓝鲸”游戏时,我相信她今后肯定会走上真正的“蓝鲸”游戏的道路。
一个孩子慢慢地真正地变成坏人,有时候是顺着别人给的杆子爬上去的。